【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解密“維基解密”:天機也可被洩露 | |
http://www.CRNTT.com 2010-11-30 09:17:14 |
新聞鏈接:維基解密啟示錄 2010-07-28 06:16:00 來源: 華西都市報(成都) 幾十秒,幾十年。 1971年,《紐約時報》公布一批關於越南戰爭的機密文件,引發轟動;近40年後,美國維基解密網曝光數萬份阿富汗戰爭秘密文件。兩起事件相似,卻又有不同。40年前,機密文件刊登在報紙上,而如今發表在互聯網上。一些網絡安全分析師認為,在數字化時代,竊取機密更加容易,洩密者也許只需點擊一下鼠標就能獲取和發布大量秘密信息。政府和軍方面臨新的挑戰。 幾十年後 獲取機密難度降低 維基解密網25日公布逾9萬份美國軍方關於阿富汗戰爭的秘密文件,曝光阿富汗戰爭不少鮮為人知的信息。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網絡安全專家詹姆斯.劉易斯說,這讓他回想起1971年的“五角大樓文件”洩密事件。 當時,五角大樓雇員丹尼爾.埃爾斯伯格將美國軍方數千頁越南戰爭機密文件洩漏給《紐約時報》記者。這些文件講述美國捲入越南戰爭的始末,以及政府在有關越南戰爭的議題上如何誤導民眾等。曝光文件引發全美反戰浪潮。劉易斯說,作為一個大型機構,五角大樓內部出現洩密者不可避免,但“他們現在獲取機密的難度降低了”。“丹尼爾.埃爾斯伯格將一大摞文件交給記者。而你現在可以獲得更多文件,向全世界曝光,”他說。 幾十秒內 可能製造最壞情況 劉易斯認為,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美國政府和軍方應重新考慮如何防止機密信息洩漏。“在紙媒時代,如果我拿著一份上面印有‘最高機密’的文件,政府會相信我不會將它拿走或給別人看。這樣做在紙媒時代可能行得通,但在數字化時代不行。”“現階段,我們沿用舊的模式,即基於對個人的信任,管理接觸機密信息的權限,”劉易斯說,“五角大樓信任自己的員工,這很好,但不夠。” 信息安全研究員唐.傑克遜說,五角大樓管理機密信息的方式未能與時俱進。“互聯網出現前……你擔心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這些機密信息刊登在報紙上,那時你不必擔心維基解密網這類媒介,”他說,“報紙不可能公布9萬份文件,”但維基解密網可以在幾十秒甚至幾秒內做到。” 數字時代 信息保密並非易事 軟件專業安全技術企業邁克菲公司員工湯姆.康韋說,在數字化時代,安全保密工作面臨更大挑戰。“所有東西都已經數字化了,所有東西都在網絡上,”他說。 按康韋的說法,阿富汗戰爭秘密文件曝光是典型的“內部人員作案”。他認為,對於龐大和複雜的軍方機構來說,保護數字化機密信息並非易事。 “畢竟,只要一個人想做某件事,他總能找到辦法,”康韋說,“你要做的是增加竊取機密的難度。”他說,可以採取的安全措施包括切斷互聯網連接、禁用DVD光驅、將敏感信息分開儲存和阻止“反常行為”等。“如果一人平均每天下載的數據量從50兆飈升至9000兆,必須發出危險信號,”他說,“可能沒什麼問題。他能為他的行為作出合理解釋,但也許不能。”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