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政府應少從家庭部門刮錢

http://www.CRNTT.com   2011-03-15 10:59:31  


如果發達國家經濟不增長,中國的出口就無法維持過去的高速增長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訊/“經濟再平衡很容易,政府要做的就是少從家庭部門刮錢。如果當前的體系無法很快做到這點,中國可能在未來10年內經歷滯脹。國家穩定可能會受到威脅”。經濟學家謝國忠今日在中國經濟網發表評論文章“政府應該少從家庭部門刮錢”,全文如下:

  中國在過去十年內經歷了GDP兩位數字的增長,去年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值得慶賀。但是,中國國內卻是一片憂心忡忡。除了一些通常的擔憂因素,諸如收入分配、房價、環境惡化、食品安全危機、醫療衛生的安全性以及高昂的醫療費用、教育成本迅速上漲等等,還有備受關注的通脹問題。

  這一長串問題反映了中國增長模式的特點。通過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招商引資”,是中國發展模式的核心。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短期內可以對GDP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這種模式削弱了家庭的消費能力。當投資完成以後,國內需求卻不足以支持這種投資。因此,出口成了支持這種“招商引資”模式的關鍵。

  投資模式導致了眾多的政治和經濟問題。比如,日益加劇的收入不平等和房地產泡沫就是兩個最明顯的後果。為了給更多的投資進行融資,政府必須不斷增加收入。通過稅收、收費和房地產銷售,地方政府增加了收入,但卻削減了家庭的收入與購買力。地方政府實際上就像站在一台無法停止的跑步機上,需要不斷增加收入,為更多的固定資產投資籌集資金。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土地價格不斷上漲,從而導致了全國大範圍的房地產泡沫。

  投融資的緊迫性,降低了政府為諸如教育和醫療衛生等經常性支出融資的意願或能力。腐敗滲透到了教育和醫療行業,從而造成了家庭在這兩個關鍵方面無法預測的支出和花費。這種不可預測性造成了家庭的恐懼,抑制了消費。

  地方政府把GDP和財政收入放在了產品安全的前面。當問題發生,地方政府就會受到保證GDP增長數字的驅動而保護問題企業。即使產品存在巨大缺陷,企業也很少會被關閉。企業之所以會主動冒險,就是因為損失極為有限。中國的政治激勵其實是和產品安全相悖的。

  通貨膨脹是這種模式最新的後果。除了收入,地方政府一直在最大化借貸,來進行超額固定資產投資。這推動了過去幾年貨幣的巨額增長,從而導致了今天的通脹。

  ■ 出口模式途窮難返

  中國的出口在過去10年內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從2490億美元增加到了1.579萬億美元。巨額的出口增長是維持投資熱潮的主要因素。中國的家庭消費與GDP總量之比從兩年前的55%下降到了現在的三分之一。其下降力度無法支持過去10年的消費熱潮。而出口收入就不同了。因此,中國模式需要依賴全球出口需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