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許紀霖:讀書人站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11-07-12 14:47:34  


 
改變應從根本做起

  北京晨報:高考傷害教育,卻又維繫了社會公平,這該怎麼改?

  許紀霖:高考並不完全是教育的需要,而是全社會的需要,所以不能只靠教育部門來解決,關鍵是要克服普遍腐敗的狀況,今天一些人對官員、商人信心不足,對大學更是不放心,除了高考外,他們找不到其他可靠的東西,高考要改革,應首先改變這個問題。

  北京晨報:高考不僅是教育問題,而且是社會問題,這是否意味著更難解決?

  許紀霖:也沒想象的那麼難,關鍵是要加強制度監督。權力令人腐敗,絕對權力令人絕對腐敗,面對這樣的情況,僅有行政監督是不夠的,還要有權力制衡、輿論監督等。此外,我在很多文章中談到了風氣,因為風氣也很重要,制度要靠人來執行,制度變了,未必一切都好。在民國時期,各大學也沒制度,但風氣好,讀書人相對持正,那時如果出現了抄襲、學術腐敗等,會被人看不起,可惜這個風氣後來被切掉了。

戾氣會加劇社會衝突

  北京晨報: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不少學者戾氣越來越重,這與風氣被切掉是否有關係?

  許紀霖:戾氣的產生,主要與制度環境息息相關,我認為,戾氣重有三個原因。首先,學者不論左右,有壓抑感,他們想暢所欲言卻無客觀環境,便用發洩和極端方式來表達。第二,與媒體有關,媒體傳播有一套資本邏輯,比如如何吸引眼球,如何引起注意等,一些學者為了容易上版面,為了引起注意,故意把話說得很極端,這是資本邏輯操縱的結果。第三,是風氣使然。總之,理性的聲音太容易被淹沒,但戾氣橫行,會加劇衝突,加劇緊張感。

  北京晨報:改革開放初期,不少人曾以為隨著市場化的深入,很多矛盾會迎刃而解,但實踐中並非如此,這是為什麼?

  許紀霖:市場化也分很多種,有好的市場化,也有壞的市場化,當不受約束的權力與貪婪的資本結合在一起,就會出現吳敬璉先生所說的“最壞的市場化”。對此,個人很容易產生無力感,一方面,會不滿、抱怨甚至仇恨,但另一方面,卻拼命適應規則,拼命想把別人擠下去,自己擠上來。這就造成了人格的分裂,所做的都是自己最討厭的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