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鬼子進村搶花姑娘”底綫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8-05 11:49:36  


 
劉洪波:“紅色旅遊”豈可戲耍歷史

  來源:東方網 2011-08-04  劉洪波 雜文家

  安徽黃山市某景區有“皇軍搶花姑娘”上演,是為“紅色旅遊”。

  報道有圖有文。文稱,扮演“皇軍搶花姑娘”,是黃山市譚家橋鎮推出的集體旅遊項目,遊客有的裝鬼子,有的扮漢奸,還有的演“花姑娘”,名為“鬼子進村”。圖中可見,所有人笑意盈盈,快樂不已。

  這幾天,人們已讀過黑龍江方正縣為“日本開拓團”立碑的消息,也有照片,那倒是其狀肅穆,足堪寄托哀思。

  黃山演戲與方正立碑結合來看,甚是鮮明。曾遭受戰爭蹂躪的土地上,“紅色旅遊”上演日本鬼子搶中國“花姑娘”,樂不可支;受到侵略殖民的土地上,展現胸懷立殖民者記名碑,狀極正經。兩者還都是為了“了解歷史”。

  歷史,聽起來沉甸甸的,其實真是消失如煙了。蹂躪與反抗,化為“搶花姑娘”的娛樂,稱之為“紅色旅遊”,何如叫“黃色旅遊”呢?

  慘烈已經抹去,曾經的“焦土抗戰”、“一寸河山一寸血”,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可能真的不過是“抓雞”和“搶姑娘”。於是,“皇軍搶花姑娘”自然是新鮮到樂不可支了。歷史還有什麼歷史味兒呢,只合為平淡的日子提供一些新鮮的玩鬧而已。如果這可以叫“了解歷史”,歷史有知,恐怕也願意死掉。

  歷史在這里只是取用的材料,用以填充無趣的生活,“皇軍”與“花姑娘”都是消費符號,實現的是平庸的趣味滿足,而歷史內容全部逸出。這不是了解歷史,更不是牢記,而只是一場角色扮演游戲,一部分人扮演淩虐者或助虐者,一部分人扮演受虐者,而且因為情知是游戲,所以更增之愉悅。

  相比之下,方正縣的立碑活動,真是莊重,內容十足。方正縣為“開拓團”立碑,對“開拓團民亡者”的哀思就得到了凝固,前往尋訪和悼亡就大為方便了。然而,方正縣未曾專門為“開拓團”的受害者立碑。歷史在這里是嚴肅的,但同時是反向與顛倒的。

  又,據報道,黃山的“紅色旅遊”,包括“鬼子進村—擄走村姑—八路解救”三個橋段(編者注:八路軍在長江以北作戰,在安徽黃山一帶的,應為新四軍。),劇情設計當然視乎旅遊市場對“精彩”的認識。侵略與反抗、占領和解放,在“紅色旅遊”中,凝煉成對“花姑娘”的搶與救。旅遊條件下的情景再現、歷史取材,映襯著對歷史的現實理解與接受心理。“花姑娘”成為歷史的中心,而表演取樂被視為可接受的節目。“八路”作為搶姑娘劇目的結尾而出現,這是象徵性的歷史正確。

  至於方正縣的立碑活動,除“日本開拓團”之外,也還有一塊碑給予“中國養父母”。這樣,紀念建築以日本殖民政策執行者的開拓團為中心,也具有了象徵性的政治穩妥,使“體現中華民族的胸懷”顯得不是全無著落。

  這就是說,嘻嘻哈哈的放鬆游戲,和反向顛倒的紀念建築,都設計了可資開脫的關目,“八路”和“中國養父母”的出場,所起的作用,不過是使游戲和顛倒獲得一塊“正確”的牌坊。這頗為可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