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光合作用”書店的倒掉……

http://www.CRNTT.com   2011-11-08 11:00:12  


 
4 歷史 相見時難別亦難

  在討論實體書店是否有美麗未來之前,可照一下歷史之鏡。

  中國當代民營書店的發展史,正是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側影。又因書籍出版發行本身所擁有的文化特性,民營書店既受惠社會發展的朗風,也經受其陰雨。

  1982年3月,《國家出版局關於圖書發行體制改革問題的報告》,第一次提出了“積極發展集團書店,適當發展個體書店”的方針,開啓了民營書店的大幕,之後幾年,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連續發布有益民營書店發展的政策與規範。

  當時知識界頗有期待,哀嘆文革時期的書籍荒蕪,精神家園蒼白,為尚未立足的民營書店賦予了斑斕的文化色彩,認為它們將促公共文化與思想的交流,提升國民素養。

  1989年11月,《關於加強集體、個體、私營書店(攤)管理的暫行規定》,界定了民營書店的經營範圍:“民營書店不得向出版社和期刊社承攬書刊的總批發(總發行),不得以任何形式批發由新華書店包銷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著作、重要文獻、黨和政府統一規定學習的政治理論書籍、中小學課本和大中專教材。”這一規定,雖是經營範圍的規定,但敏感者迅即發現這個規定中的不公平因素,但大多數人仍持樂觀心理,畢竟文化趨於多元化,圖書品種也在邁向多元化,市場上主沉浮之書,自然有其促利增潤之內力。

  1996年,中國圖書發行體制改革進入“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發展階段,圖書批發銷售中心建立,圖書發行逐漸轉換為企業經營模式,圖書發行營銷抬足進入市場化之藍海,而民營書店的發展也正是在那時得以壯大。

  劉蘇裡叙述了萬聖發展史,其實是中國當代民營書店所共享的發展史:“到1978年,獨立書店作為一個物種,還在分娩前的劇烈陣痛之中。1981年後,行業分管部門多次出台允許辦個體書店政策,但收效甚微。1992年,我的書店開辦,還是借雞下蛋——掛靠,1993年“正名”,仍是戴紅帽子。直到中央下決心發展民營經濟,摘紅帽子的改制工程才於1996年開工。書店徹底恢複獨立面目,已是2001年的事情。這一年11月,中國入世談判修成正果。”

  5 未來 何妨吟嘯且徐行

  2010年,第三極書局以總虧損7800萬元的困厄之境,黯然退場。以“做全球最大全品種書店”高調登場,在與國營書店一番價格激戰後,疲倦至死,榮枯不過三年,其驚險程度,堪比過山車。與之相隨的,是互聯網圖書銷售越來越強勢。

  上海季風的創始人小寶,與北京萬聖的創始人劉蘇裡,在2010年,有一個關於民營書店存亡的對話。他們坦然相告,實體書以及實體書店何時會消亡,心裡已有一個時間表。

  大勢所趨,非理想可以力挽狂瀾。當時劉蘇裡所做的驚人預測,今天看來,更有深意:兩三年後,實體書店將迎來最困難的時期,但2017年將是圖書零售的黃金期。原因是,大量實體書會隨著電子書的發展,消失殆盡,而有百分之十五的實體書品種將會保存下來,高價、精裝、低產為其特點,有錢、有閑、有鬧之人,則為其消費對象,他們的垂範效應,將引領時尚。

  換言之,電子出版和網上書店將讓圖書出版發行,進入一個快速消費品式發展的時代,遵循市場規律,以其低價量之優勢,獲得它的繁華,而傳統實體書和實體書店,借勢懷舊與時尚,則走向小衆化,實體書重裝登場,以奢侈品的身份,在市場上確立自己的應需空間,自成典藏精品。

  劉蘇裡雖是以理性經濟人的口吻,道出這番預測之見,但是支撐他觀點的,仍然是一種文人式的情愫:書可以打折,思想無折扣,實體書會消亡,閱讀不會消亡,閱讀方式會隨著技術的革新而改變,懷舊則會為紙質書的書香,留下發幽釋馨的角落,有需求就有市場。

  萬聖書店的墻上,掛著美國繪畫作家Shel Silverstein的作品《閣樓上的燈光》,女主人“醒客張”為它配上修改過的鄭愁予的詩,是誰傳下這行業,黃昏裡亮起一盞燈。這句話的雋永意韵,怕早已在萬聖的喜愛者那里落根成長。書店的燈光,美好如詩,只因人們內心有一種渴望,對書,對知識與思想,對自由,這是人內心業已久遠且死不掉的渴望。

  萬聖書園的發展姿態,正如蘇軾詩,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