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無“微”不至:微文化潮流來襲

http://www.CRNTT.com   2012-02-07 14:53:25  


 
  姜文拍攝的微電影《看球記》講述了一段父子之間的故事:一位離異的父親帶兒子去看球卻忘了帶票,愛子心切的父親將兒子舉上肩頭,用相機拍下了進球的畫面。整部微電影彌漫著濃濃的父子情,可是如果不看到最後,你一定猜不到,這是為某相機做的廣告,這種新的營銷模式,叫做微廣告。

  “陽光總在風雨後這話不假,今晚大風,明日就有燦爛暖陽。也像你,暖暖在我心頭。”網友“葫蘆是仙瓶子是寶”每天都通過一則短小平淡卻又溫馨的微情書向女友示愛。

  開始於“童話大王”鄭淵潔一篇惡搞微簡歷的微招聘和微求職,已逐漸成為企業招聘和畢業生求職的一個新渠道,據統計,2011年人力資源10大關鍵詞之一就是微招聘。有位大學生開玩笑地在微簡歷裡說自己“能吃飯、身體棒、力氣大”,沒想到有一個名叫“王師傅搬家”的微博竟然給他留言,希望他來自己的搬家公司上班。

  在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看來,這些以“微”命名的文化不容小覷,140個字所涵蓋的不僅是一段短短的文字或畫面,而是最原汁原味的生活靈感。網絡是個放大鏡,通過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行為,將碎片化的信息和力量積聚起來,網絡個體雖然力量微小,卻數量驚人。

  浙江文學院院長盛子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網絡時代的快節奏和即時性醞釀了“微文化”的產生,唯有“微”才能填補人們越來越多的“碎片時間”,“微文化”因此而成潮流,日漸滲透並在不經意間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一個人等公交、坐地鐵,或是在食堂吃飯時會很無聊,用手機上網看看微小說、微視頻,會讓人心情變好。”大四學生李越不覺得自己是“微博控”,可是她覺得與發呆相比,利用這些時間瀏覽、獲取一些信息無疑更有意思,也更有意義。

  此外,參與、傾訴、互動也是“微文化”大熱的原因。以“微”字開頭的種種活動,表達難度小、進入門檻低,吐槽、炫耀、秀幸福、求安慰,在抒發感情的同時,還可以獲得共鳴。

  然而,對“微文化”的一些擔憂也在悄悄蔓延。

  比如,有人認為如今的微文學會反過來影響甚至顛覆傳統文學,使之被矮化,成為只言片語的零碎片段,再也無法形成邏輯完整、結構宏大的叙事。有人甚至因此預言,微文學正在成為一種全民文學樣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