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絡時代的中國式“扒糞”

http://www.CRNTT.com   2012-12-17 19:27:13  


 
   從調查報道到微博“扒糞”

  “中國不是現在才進入‘扒糞時代’。”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告訴《南風窗》記者。作為媒體研究者,他確切記得,大規模的輿論監督發端於1998年。從那時候開始,《南方周末》、《南風窗》、《財經》等平面媒體開始發力,發表了大量的調查報道,再加上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節目,曝光了諸多潛藏在社會、政府、企業中的“內幕”,媒體“扒糞”有全面開花之勢。回憶輿論監督在中國的發展之路,1998年時任總理朱熔基視察《焦點訪談》時的題詞依然令張志安很激動,幾乎不題詞的朱熔基為《焦點訪談》寫下了“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的話。

  2003年,隨著“孫志剛事件”的曝光,媒體“扒糞”達到了頂峰,此次曝光的成果是被人詬病已久的收容遣送制度的廢除。然而,據張志安觀察,也是從2003年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

  平面媒體在輿論監督上的消退由網絡接棒了。《環球時報》的評論稱,“中國的輿論監督兜了個大圈子,現在卻通過微博這個‘混亂叢生’的地方得以真正開始。”根據2011年的統計數據,網民對熱點反腐事件和案件輿情發展的貢獻率超過60%,一半左右社會熱點問題首發於網絡,而傳統媒體上的熱點問題在播報後,當天即有70%傳播到網絡上。網絡顯然具備形成輿論監督的強大氣場。

  “網絡扒糞”最初卻是以不甚光彩的“人肉搜索”的方式登場。2006年,網友“銅須”被指介入他人家庭,遭到網友曝光個人信息,隨後受到大量人身攻擊和騷擾,事後有人開始質疑所謂“偷情事件”原本就是子虛烏有。儘管如此,“人肉搜索”卻成了網絡監督的利器,真正具有公共影響力的第一起“網絡扒糞”事件是2008年發生的“周久耕天價煙”事件。周久耕時任南京市江寧區房產管理局局長,因一句“將查處低於成本價賣房的開發商”,觸發了飽受高房價之痛的諸多網民的憤怒,他的天價煙、座駕、手表等等都一一曝光,最終遭受紀委查處,被判有期徒刑11年。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成了孤例。周久耕事件後不久,同樣在南京市江寧區又有官員被曝光抽同樣的天價煙,但在該官員向組織反映“天價煙是外甥過年送的”之後,便不了了之了。此後,還有周森鋒、逮軍等一度遭受強烈質疑的官員也平穩著陸。

  儘管如此,微博扒糞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弱。以微博為信息樞紐的網絡頻頻發力,唐駿學歷門、故宮失竊門、三聚氰胺奶粉、7.23動車事故、“我爸是李剛”,網絡一度熱鬧非凡。“圍觀就是力量”,網民甚至成為媒體評選的年度人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