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歐亞大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03-25 10:30:52  


 
  普京的歐亞聯盟構想

  二戰臨近結束時,紅軍有很大的戰略機會挺進西歐。據英國總參謀部的評估,一旦紅軍越過萊茵河,英美盟軍將無法阻擋,只能再次退守敦刻爾克。斯大林及時約束住了軍方的衝動,平靜接受了與英美劃分歐亞勢力範圍的雅爾塔體制。這在當時不失為明智選擇。但斯大林只看到了歐亞大陸上的均勢,未預料到美國會動員大半個世界的資源對抗蘇聯控制的“世界島”。莫斯科的歐亞戰略,被硬生生地扯成了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這是其資源和歷史禀賦都無法承受得起的。最終,蘇聯輸掉了冷戰,莫斯科失去了二戰中獲得的全部,其地緣政治地位也退回到一戰後最衰弱時的處境。與其他加盟共和國通過蘇聯解體獲得民族獨立不同,俄羅斯認為自己是被分離和肢解後殘存下來的大部分,這種切膚之痛是理解普京歐亞聯盟的基本地緣政治背景。

  歐亞聯盟的構想始於1994年,之後俄羅斯外交重心幾經調整,直到最近才被普京重新大張旗鼓地提起。其意圖清晰可見,即通過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共同體和獨聯體自貿區,建立一個由莫斯科主導的環俄羅斯政治、軍事、經濟共同體,將之塑造為歐亞地域內的核心力量集團。其最新的步驟是成立俄白哈關稅同盟,組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快速反應部隊,設立規模100億美元的歐亞經濟共同體穩定基金。一些評論家認為,這是冷戰時期華沙條約和經互會在獨聯體的複活,其目的就是對抗美國領導下的北約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不過,從俄美就核戰略力量達成協議,積極參與八國集團,加入世貿組織等舉措看,莫斯科並不像蘇聯時期那樣排斥與西方主導的現有國際體系的合作。筆者認為,歐亞聯盟應該是對俄羅斯前20年過於西方化的地緣政治思考的一種反彈。不論這種西方化表現為倒向西方還是與西方對抗,其背後都是以西方為主要甚至單一外交對象的戰略傾向,這與俄羅斯東西方並重的雙頭鷹外交傳統顯然不符。因此,普京需要開辟新的東方化,至少是與西方化分量相同的新外交遊戲。普京將開發遠東提至俄羅斯強國戰略的層面,也是這種考慮的體現之一。

  2012年重新回到克里姆林宮後的半年里,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先後訪問了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德國、中國、印度、越南等。上述國家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位於歐亞大陸上的地緣軸心和樞紐國家。美、英、日等世界島之外的海權國,雖然是西方體系中的核心國家,卻未進入普京此輪的外交首選。俄羅斯一直以東西方文明的橋梁自居,作為唯一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大國,它也確實是連接歐亞大陸各軸心國的關鍵。普京的歐亞聯盟構想,更像是一種東西方並舉的歐亞戰略,背後蘊含著大歐亞聯盟的野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