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民進黨大陸政策轉較務實 難棄台獨

http://www.CRNTT.com   2013-07-23 00:39:42  


 
  (二)轉回到《台灣前途決議文》立場,但未放棄“台獨”立場。

  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陳水扁提出的「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四不一沒有”,就是根據“台灣前途決議文”精神的兩岸政策論述。

  但是,到了2007年陳水扁執政末期,他因為貪腐行為其政權搖搖欲墜。為了轉移公眾視線,陳水扁放棄了《台灣前途決議文》精神,違背承諾,拋出“台灣要獨立、台灣要正名、台灣要新憲、台灣要發展”的訴求;接著又推動以“台灣”為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案,引發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美國也極其不滿。

  蔡英文為了在大選中爭取選票,從陳水扁的“法理台獨”路線重新轉回《台灣前途決議文》精神,使《台灣前途決議文》再次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詮釋兩岸政策的底蘊。

  2011年8月,在推出民進黨十年政綱中的兩岸政策時,蔡英文表示,民進黨的立場在《台灣前途決議文》已有清楚主張,而目前台灣內部最大共識就是維持現狀,儘管不同政黨對“現狀”有不同解讀,“但這就是民主機制最珍貴的價值所在”。她在堅持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精神的前提下,強調不可能對“九二共識”有任何退讓。

  同年11月,在台灣大選首場“總統”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會上,蔡英文宣稱:“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我所說的台灣就是台澎金馬”。她批評馬英九眼中的中華民國所及區域“和中國一樣”。這把蔡英文心中的“兩國論”表述得清清楚楚。

  (三)採用“軟硬兼施”手法。

  蔡英文任民進黨主席的早期,在處理兩岸問題上的做法是“逢中必反”的態度,採取硬的一手。先是在2008年11月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時,發動民眾包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宴請陳雲林的晶華飯店,用石頭、雞蛋、礦泉水瓶攻擊警察、記者,造成數百人受傷,因此獲得“暴力小英”的稱號。

  另一方面,為了拉攏中間選民以爭取在2012年1月台灣領導人選舉中獲勝,蔡英文相繼拋出了“兩岸關係穩定論”和“與大陸對話論”。2010年9月,蔡英文在接受專訪時稱:“兩岸政策穩定性很重要,民進黨若再重返執政,會延續前朝政策,不會橫柴入灶”。蔡英文還說,由於民進黨深刻體悟到大陸崛起的問題,因此必須和大陸維持穩定的關係,不能讓它惡化到變成一種對抗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穩定但不能對抗”。2011年8月,在推出民進黨十年政綱中的兩岸政策時,蔡英文宣稱,兩岸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維持平穩的關係、一個和平的關係,不論在處理什麼樣的事情或時間,維持和平與平穩的關係是兩岸最大利益所在。

  2011年11月,在台灣大選首場“總統”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會上,蔡英文宣稱,她選上後將成立“穩定經濟工作小組”及“兩岸對話工作小組”,積極運作,在就職前,保證一定能維持兩岸經濟關係穩定,順利無縫接軌。

  蔡英文還表態願與大陸交流。2011年2月,蔡英文在講話中呼籲大陸:作為一個大國與強權須“重新審視兩岸關係長遠發展之道”,建構共識,打下對等、符合期待的對話與交流基礎①蔡英文在2011年6月出訪菲律賓期間,公開聲稱民進黨的大門對中國朋友是開放的,民進黨願意聽聽中國大陸的意見,歡迎到民進黨總部或智庫,大家一起坐下來談。②

  這表明,兩岸深化交流是大勢所趨,“鎖台對抗”是沒有出路的,這是島內民意所向,蔡英文企圖用承認這一點來吸引中間選民選票。

  (四)要求對兩岸政治協商事前和事後都要進行公投。

  2011年10月17日,馬英九提出,未來十年在循序漸進狀況下,將審慎斟酌是否洽簽“兩岸和平協定”。他並提出,在三個前提之下,與大陸展開有關和平協議的協商。三個條件就是“國家”有需要、高度民意支持,“國會”監督。馬英九拋出“兩岸和平協定”議題後,受到外界廣泛關注,被綠營批為“邁向統一”,引發國民黨與民進黨關於和平協定和公投的大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