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遠離烏托邦:告別魯迅式的國民性改造

http://www.CRNTT.com   2013-09-22 14:05:58  


“民族劣根性”是魯迅對中國國民性的經典總結,改造國民性是他畢生努力的目標之一。圖為以清末為背景的話劇劇照。
 
  魯迅的遺產 為中國人烙上“紅字”

  魯迅對民族劣根性的總結與批判深入國人的骨髓,於是任何社會上的不良現象,都習慣性地歸結於民族劣根性,讓中國人一直心存極強的弱國心態。官場貪腐滋生,分析家認為是中國人劣根性造成的結果;中國人出境旅遊時,在名勝古跡上刻字,道學家認為,都是民族劣根性造成的。中國人“太認真”,屬於劣根性,要不得;中國人太冷漠,屬於劣根性,理應改善;中國人不團結,屬於劣根性,應該改變等等。中國人幾乎永久性地背上了“劣根性”的烙印,如霍桑筆下的海絲特.白蘭一樣,要永遠佩戴那個代表恥辱的紅字。”

  所謂民族劣根性,全是人性的自然體現,冠以“民族性”的帽子就顯得堂皇了很多。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基於人性的各種卑劣根性,所以西方基於人性本惡論進行制度建設,將規約人性作為制度的重要目的。然而,一直推崇人性本善的中國,遇到所謂的劣根性就痛恨,並認為那是特殊民族、特殊環境養成的,所以要改造,要改變。基於民族劣根性而形成的弱國心態,更讓中國人背上沉重包袱。於是,改造民族性、國民性就成了知識分子津津樂道的英勇行徑。改來改去,也改變不了人性,魯迅辛苦恣睢的努力,不過是為大家烙上“民族劣根性”的永恒印記罷了。

02 文化傳統有自生邏輯 國民性改造成偽命題

  文化傳統 基於人性的自我演變

  魯迅等試圖改造國民性的老一輩學者找到的分析原點不是人性而是文化和傳統。如,魯迅對傳統禮教的批判不可謂不深刻,不可謂不酣暢淋漓,可是,如今傳統禮教已經退出歷史舞台近百年了,中國的國民性問題依然沒有改變。魯迅在《我之節烈觀》中痛批讓不節烈的婦女承擔國家衰亡責任的行為,進而提出傳統禮教應承擔國家衰亡的責任。其實,不節烈夫婦負責也好,傳統禮教負責也好,兩種觀點的內在邏輯是同構的。傳統文化也好、制度也好,都是基於人性而形成的,都有一個自然的演變規律。用外力扭轉或改造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魯迅希望通過思想運動或文化運動,將滿身民族劣根性的中國人改造為西方國家那樣的現代公民。在這個過程中,魯迅及同時期的激進派開展文化運動,並在這個過程中割裂了傳統,導致傳統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被否棄,而新的價值與觀念由於水土不服又沒能建立起。文化傳統有一個自我演變的過程,有自身的自生邏輯。這種通過外力連續刺激的方式,難以達到文化革新的新高潮。他們這一代人歸根結底是忽視了人性與國民性的關係,或者說壓根就沒有關注過人性。

  傳統的回歸 保守主義的認識路徑

  文化傳統源自人性,文化傳統又塑造國民性。所以,國民性改造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換句話說,國民性本身就無法改造。這就是為什麼改造國民性的努力最終釀成了各式各樣的文化暴力行為,無論是打倒孔家店還是試圖將漢字拉丁化,都是這類力求改造國民性行為的間接後果。正如埃德蒙.伯克所認為的一樣,國家在地理上和歷史上的是民族的載體,它體現了人的社會功能,世代相襲,並形成值得尊敬的傳統。人們對於傳統只能滿懷敬意地加以珍惜,小心翼翼地加以維護,而決不可以動輒加以否定,乃至砸爛。如果批孔的吳虞地下有知,或許會對自己生前的年少輕狂報以歉意的微笑。

  伯克的保守主義觀念來自對法國大革命的深刻理解與批判。保守主義觀點認為,“現實生活中的醜惡是不可避免的,唯一的補救之道是求諸經受了漫長時間考驗的傳統智慧。”魯迅時代的文化運動,反保守主義其道而行之,並沒有為中國帶來新的文化,反而給中國造成了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的負擔。魯迅時代的人,有深厚的舊學素養,所以割裂傳統對他們沒有影響,但對後世卻影響深遠。近來,有統計數字顯示,《紅樓夢》為無法讀下去的名著之首,足見當代人與傳統相互割裂之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