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從台灣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http://www.CRNTT.com   2013-11-16 09:38:59  


 
  會議結束之後,各界留意到這次會後公報提到改革共計59次,發展37次,市場22次,這和過去幾次三中全會的提法已有明顯的輕重不同,由此可見習近平推動改革的決心絕非說說而已。經濟發展與市場導向當然仍然是共產黨必須努力的目標,經濟體制方面的改革及制度建立勢必為習近平未來施政的重中之重,北京未來在社會治理方面恐怕更會加大力度,進一步健全依法行政、依法治國也可期待。對此,我們抱持肯定、鼓勵的態度,認為這是一個正面,而且正確的發展方向。不過,比較美中不足的是,公報中完全沒有提到所謂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而中共加強管理,整飭社會治安是不是會對社會氛圍造成負面影響也還有待觀察,難怪會有台北媒體認為,中共未來仍將採取政左經右的政策,也就是政治保守控制,經濟自由競爭。對與不對,各界自會有所評斷。
 
  坦白的說,大陸的改革其實正與危機賽跑。就如同多年前美國《紐約時報》的一幅漫畫,中國就像一個頭髮著火(問題叢生)的壯漢,不跑(改),火燒的頭疼,最終是會要人命的;但跑(改)的太快,氣流會引來更大的風,這又會讓火燒的更大,最後還是會要出事。所以北京只能以不疾不徐的速度,不斷的往前奔跑,既然不能把火完全熄滅,它就只能嘗試把火勢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內,既要不讓火燒的自己頭疼,又要確保不讓火勢變大。這當然不是個簡單的工作,此之所以中國大陸要一再強調,北京需要一個安定的國際與國內環境,追求中、高速度,或至少是一個合理的經濟增長數字,並且利用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時間,透過漸進改革的方式來逐步解決大陸內部叢生的各種問題。這既是一種長期戰略發展的考量,也是一種短期現實生存的必要抉擇。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我們理解全方位的改革有其一定的難度與風險,大陸不能不改,但也不能亂改,戈爾巴喬夫式的震蕩療法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改革成功的關鍵在於開放與競爭,法治與安定,但維穩不能成為抗拒或拖延改革的藉口,中共當局當前確實應該努力排除各方既得利益的羈絆,與其被動或被迫改革不如主動為之,但改革的方法仍然要循序而漸進,以有限的資源和能力,抓大放小,把握重點,由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政府,從硬性的威權走向柔性的威權,及時回應民意的期望,健全法治,澄清吏治,尤其是要在住房、醫療、教育、戶籍、社保,環保、食衛方面滿足民眾卑微,但仍屬合理的要求,把中國大陸建設成全面的小康社會,讓理想的中國夢與現實的生活能夠充分的結合起來,這才是習、李體制的最大挑戰。

  筆者樂見中共把握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和方法,好好的追求經濟增長、推動體制改革、讓人民早日過上更有尊嚴、更幸福快樂的日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