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尷尬的詩壇:為何當代中國詩歌難獲國際認可?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15:05:23  


 
02 政治陰影 詩人缺少獨立個性

  意識形態左右寫作 詩人個性泯滅

  從早期的自由派與格律派的爭鳴,發展到七月詩派和九葉詩派的融合,中國現代詩歌經過二三十年的探索,慢慢走上成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政治陰影下,很多詩人的創作無法離開政治背景。慢慢的,意識形態對詩歌創作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20世紀40年代,在解放區興起了“新民歌體”運動。“新民歌體”是抗戰時期的街頭詩、朗誦詩的繼續,體現的是群眾性詩歌創作運動。解放區的詩人在毛主席文藝思想的教育下,滿懷深情地表達農民翻身做主的喜悅之情,以及對壓迫的憎恨和對共產黨的感激與熱愛。《東方紅》《十綉金匾》《翻身道情》等詩歌就產生於這一大背景下。

  進入當代的中國詩歌,帶著“戰時文化”的思維方式,進入“和平時期”,在政治思想上有著高度統一性。為理想獻身的青春熱情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調,極大影響了公眾的審美和價值取向。於是歌頌革命、歌頌黨、歌頌領袖等成為詩歌的核心使命,即“頌歌體”大為盛行。

  何其芳《我們最偉大的節日》、郭沫若《新華頌》、胡風《時間開始了》都以開國大典為題材,歌頌新中國的誕生,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隨後興起的政治抒情詩,強調階級、國家、民族、集體,具有政治性和鼓動性,詩人的個人價值完全泯滅,工具性明顯,藝術性較差。發展到“大躍進民歌體”,寫詩成了全民的工作,男女老幼全都參與詩歌創作。這些詩作有集體,沒有個人,更像是機床生產的產品,而不是詩人創作的藝術品。後期興起的“天安門詩歌運動”也不過是政治力量推動的文藝活動,核心還是政治。

  喪失了詩人個性的詩歌,用西方的標準來看,很難成為詩歌,頂多是政治的制成品。

  政治思維慣性 詩作朦朧晦澀

  改革開放後,隨著政治意識形態的控制慢慢寬鬆,以朦朧詩派為代表的新詩潮崛起。朦朧詩派是特定歷史環境與政治環境下產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60年代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當時的年輕人對此表示不解、憤怒、反抗、懷疑和無奈。被拋棄感、失落感、沮喪感,成了這一代人的感情基調。經過芒克等人“白洋澱詩群”的“地下詩歌”預演,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朦朧詩派崛起。

  詩人們仿佛遇到了直抒胸臆的時代,但政治控制在人思想中形成的慣性思維又讓詩人對真性情的表達有所畏懼,於是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手法在中國大行其道。這些手法採取象徵、隱喻、反諷、通感、暗示等手法,呈現出隱約朦朧的藝術效果。有些詩人撕破那份朦朧,踏過政治紅線,結果碰得頭破血流。歸根到底,朦朧詩派仍是政治籠罩下的詩歌創作形式,只不過是部分地解放了詩人的個性而已。

  朦朧詩的問題正是其朦朧性。詩人逄金一對當代詩歌的朦朧晦澀提出過批評。他說,自己在中文系待了十年,竟然需要借助專業評論家的闡釋才能理解很多當代詩。如果連詩人都無法理解這些詩歌,那麼普通大眾又如何理解呢?如果多數中國人都讀不懂,那麼外國人又如何理解呢?尤其是大量的政治隱喻,涉及政治批評的反諷與象徵,不具備普適性,也不可能獲得國際認可。

  朦朧詩派之後的多元詩歌寫作,政治性越來越小,但已經墮入了媚俗的行列,失去了詩性,難登大雅之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