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甲午年談戰後中日摩擦根源與演變

http://www.CRNTT.com   2014-03-01 10:00:14  


 
  要談戰後日本的政治外交史,誰都不能繞過1952年4月28日這個重要紀念日。因為就在這一天,兩個決定日本命運的條約,即《舊金山媾和條約》和《日美安保條約》正式生效;與此同時,一個決定日本對中態度的《日華和平條約》(北京有人戲稱之為“日蔣和約”),也於同日簽署。

  如果說,《舊金山媾和條約》意味著美國占領軍結束其單獨占領日本的體制(安倍政權稱之為“主權恢復日”)的話,同一天生效的《美日安保條約》則規定了之後美日之間主僕的基本關係。至於《日華和約》的簽署,則明明白白向世人昭示東京將緊跟美國的冷戰戰略,只承認逃往台灣的蔣介石政權,而不與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打交道。

  東京與北京如此這般不正常的關係,直到1972年日相田中角榮訪華,特別是在1978年兩國簽署和平條約之後,才告一個段落。但是,圍繞著“歷史”問題與“台灣”問題,兩國並未達成圓滿的協議。

“深刻反省” 拒絕道歉

  針對“歷史”問題,東京雖然吞吞吐吐,被迫從“(給對方)增添了麻煩”,改稱為“對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並表示“深感責任”和“深刻反省”,但卻拒絕以白紙黑字表示“道歉”。

  至於“台灣”問題,雖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但並不直截了當承認台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是對中國視台灣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立場,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

  對於善於咬文嚼字的日本外務省官員來說,正如“反省”不等於“道歉”一般,“理解和尊重”並不意味著日本全面同意台灣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看法。

  圍繞著“歷史”與“台灣”兩大問題,中日兩國間的爭吵之所以從不間斷,道理就在這裡。前者最佳的例子,莫過於1982年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事件和1985年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率領18名閣僚正式參拜靖國神社,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鄰國輿論的猛烈抨擊;後者則體現在日本官民之間時隱時現的“台灣歸屬未定論”和“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有功論”。

  除此之外,儘管1972年中日關係正常化與1978年中日簽署的和平條約,但還遺留下一個懸而未決問題。那就是釣魚島(日本稱之為“尖閣列島”)的歸屬紛爭。

  針對釣魚島問題,根據當時各媒體,包括日本各大報的大篇幅報道,時任中國副總理鄧小平1978年10月在東京記者會上回答日本記者有關問題時,曾發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談話。他指出: “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這次簽訂中日和平條約,雙方也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

  他同時表示,兩國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他相信未來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鄧小平的這番談話,據當時日本各大報的現場報道,台上台下回應的是一片熱烈的掌聲。自此之後,也未見有任何日本官員對此提出哪怕是些微的異議。“擱置爭議是中日兩國達成的默契或共識”,遂成為國際輿論界的常識與定論。

  但這個被視為“定論”的“擱置爭議”論,在1996卻有了微妙的變化。

  作者為新加坡旅華學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日本龍穀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是作者在新加坡頤和軒俱樂部主辦的座談會“中日交惡又逢甲午年”的部分發言稿。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02月27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