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需要文學獎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7-08 14:22:20  


 

  然而這些,恐怕都不應構成對“文學獎到底有沒有意義”的質問。一個有分量的文學獎,不僅有反映文學的功能,更應同時具有批評、干預和引領文學的作用。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有一個被世界認可和重視的文學獎,不僅代表其本土能夠產出優秀的文學作品,更意味著其在審美正趨向多元化的世界文學發展史上有了自己的話語權。正如你對諾貝爾文學獎再嗤之以鼻,也無法否認一年一度的諾獎評選就是世界文壇最隆重的活動。有的中國人一生中從未看過一部諾獎作品,但這並不妨礙他關心:中國作家什麼時候才能得諾獎!

  那麼,回到茅盾老先生逝世的年代,那時,除了諾獎外,從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到西班牙塞萬提斯獎、捷克卡夫卡文學獎等,幾乎每一個在世界文學史上叫得出名字的國家都在傾力打造屬於本國、面向世界的文學獎項。典型莫如立國僅200多年的美國,沒有人能否認普利策文學獎在全球的影響力。

  而彼時,擁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中國,除了一個全國優秀劇本獎(後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竟沒有一個拿得上台面的文學獎項。

  據茅盾之子韋韜回憶,設立文學獎是父親晚年最重視的兩件事情之一。25萬元擱現在當然算不上什麼,在當時卻是一筆巨款了。中國缺失文學獎固然是歷史原因,遙想老先生瞑目前的心情,總不禁悵然。
  
  ■ 作家命運與爆發效應

  “像中國這樣複雜的文學結構的大國,非常需要設立一些在國內乃至世界讀者心中具有影響力的真正的璀璨大獎。”魏心宏說。

  1982年,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初選小組由丁玲、艾青、馮至、馮牧等組成,獲獎名單包括魏巍的《東方》、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古華的《芙蓉鎮》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這個當今無出其右的豪華評選陣營正式掀開了當代中國文學評獎的序幕。此後的1986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魯迅文學獎,1988年,莊重文文學獎成立,1992年,國家新聞出版署設立“國家圖書獎”……如今,國內各大文學獎項已有遍地開花之勢。

  而在這些林林總總的獎項當中,出版界最看重的是三個國家級的大獎:茅盾文學獎、國家圖書獎,以及由中央宣傳部主辦的五個一工程獎。在魏心宏看來,同樣是國家級獎項,這3個獎的側重和特點是很不一樣的。相較之下,五個一工程獎由中宣部把控,作品風格更偏向主旋律,會導致部分作品的市場認可度相對較弱;而國家圖書獎和茅盾文學獎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多少起到了上述對文化的引領作用,由於國家圖書獎更偏重於圖書出版的質量,所以其中又以茅盾文學獎的文學意義最為典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