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國維自沉: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http://www.CRNTT.com   2014-07-12 10:46:09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羅振玉逼迫致死。郭沫若與溥儀均力主此說。

  羅振玉,我國一代學術大師。“九· 一八”事變後,因積極參與製造“滿洲國”活動,曾任偽滿監察院長等職,自負於民族,大節有虧,本不足齒。但是,他畢生盡力於搜集史料及傳印古書,在殷墟甲骨、鐘鼎彝器、西陲簡牘、齊魯封泥、金石遺文以及敦煌寫本殘卷古籍、內閣大庫檔案等方面,對古代文化的傳承貢獻甚大。尤其是,羅振玉愛才。王國維青年時期奔赴上海謀生,得羅器重關切,不僅順利完成東文學社的學業,而且羅還提攜他緊隨自己左右,做教員、做編輯、當翻譯,入學部行走,乃至辛亥之變後,一同避難日本,一道研討學問,勸導王國維放棄哲學、文學,轉攻國學,並成了兒女親家。正因如此,王總覺得欠羅的情,想方設法報答其知遇之恩,隨時為羅著想效力,就連搜集到的善本書籍、碑帖字畫,也忘不了送他。後來王國維離開溥儀進入清華,破壞了羅氏企圖借助他密切同溥儀關係的計劃,以及窺視了解溥儀諸多行事的目的,遭到羅的斥責嘲弄。加之當時王國維正經歷人生中一次最大的不幸與苦痛:中年喪子。1926年8月20日其長子病卒於上海。王國維將其子遺款送給羅振玉,讓交其女(王兒媳)使用。不圖中間產生誤會,兩親家反目,兒媳回娘家長期居住。王國維於此悲上添悲,認為羅振玉“蔑視他人格也”。(《王國維全集·書信·致羅振玉》)但是,據此能否就可認定王用死與羅抗爭?理由並不充分。因為他臨死前寫的遺書中並沒有提及與羅的矛盾與關係。

  值得深思的是,遺書中重要的幾句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對此,王國維的好友、史學家陳寅恪在《王觀堂先生挽詞序》中指出:“近數十年來,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劇疾之變遷;綱紀之說,無所憑依,不待外來學之掊擊,而已消沉淪喪於不知覺之間;雖有人焉,強聒而力持,亦終歸於不同救療之局。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

  據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容庚先生回憶,王國維自沉之前曾訪他,談及著名藏書家、目錄版本學家葉德輝,在湖南農民運動中被處死事,頗致憂鬱。時王國維方垂長辮,不畏槍殺,而畏剪辮也。由此看來,時局對他衝擊很大。聯繫王國維一生為人、處世、論學之風範,在具有強烈自尊的王氏心目中,剪辮子不是一般性受辱問題,而是關係到獨立人格及尊嚴問題。青年時期深受叔本華唯意志論、尼采超人哲學陶冶的王國維,認為人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無尊嚴,毋寧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