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挖掘經濟新常態下發展動力增長點

http://www.CRNTT.com   2014-12-22 09:29:13  


 
  以上海自貿區為龍頭的國內自貿區陣營擴容將是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最主要牽引力量。2014年,上海自貿區內新設企業數量逾1.2萬家,超過其前身上海綜合保稅區20年的註冊總和,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比2013年增長了10倍。更重要的是,圍繞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完善政府監管制度等,上海自貿區形成了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據悉,在廣東、天津和福建三地自貿區落地試驗方案中,有70%至80%的內容將與上海自貿區一致,其他20%至30%的內容將體現當地特色,廣東自貿區將在土地金融創新、海關通關、金融改革等方面有超預期表現,福建自貿區將在加強兩岸經貿關係方面有超預期政策,天津自貿區將在離岸金融和融資租賃方面有超預期嘗試。這種競爭與互補模式的自貿區格局,打造出的不只是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增長極,更有各自經驗推廣所產生的全國性紅利。

  與自貿區並行,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一體化是經濟發展空間優化棋盤上的另兩個重要棋子。除了通過建設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示範帶、橫貫東中西、連接南北方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以及打造江湖關係和諧的生態廊道從而產生巨大的投資需求外,長江經濟帶上區域經濟之間將迸發出產業轉移與承接的巨大能量。在京津冀一體化的頂層設計中,首都經濟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基地、首都經濟圈現代服務業基地、首都經濟圈綠色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以及京津冀南部綜合交通樞紐四大板塊將閃亮登場,京津冀城鎮協調與共振動能將漸次釋放。

  文章指出,無疑,以“一帶一路”為動脈打造出的對外開放升級版是中國經濟未來最寬綽的增長點。一方面,中國將依托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規模達l000億的“絲綢基金”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礎設施所需要的投資,在惠及當地國家與民眾的同時,中國對外貿易將實現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的升級,並將有力帶動國內過剩產能的消化與產業結構的優化。以高鐵建設為例,未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需建高鐵總長為1萬公裡左右,而鐵路行業鋼材需求量占鋼鐵需求總量3%左右,修建一公裡高鐵需要鋼材3000噸,是修建普通鐵路的10倍,這樣,高鐵出口就能幫助國內鋼鐵行業消耗一些過剩產能,同時,高鐵輸出,還能拉動軌道交通裝備、集成電路製造、光電顯示製造、電子信息等的出口。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一帶一路”並不僅停留在資本輸出層面,而是要以“一帶一路”為綱,張自由貿易區之目。目前中國在建自貿區20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已簽署自貿協定12個,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8個,涉及23個國家。這些已在建和實施的自貿區都處於“一帶一路”之上。未來更多打上中國標簽的自貿區會如同璀璨的群星遍布於世界經濟浩大版圖的各個方位,拉動經濟發展的對外開放勢能將變得更加強大與堅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