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大陸專家:兩岸政治定位須充分考慮人文精神

http://www.CRNTT.com   2015-04-19 00:25:24  


 
  2008年以來,基於雙方都認同“九二共識”,在兩岸政治定位的問題上兩岸達成一個重要共識,即兩岸“非國與國關係”。馬英九在2008年就提出,“雙方是一種特別的關係,但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此後他亦多次強調兩岸“特殊而非國與國的關係”。換言之,兩岸基本都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只是對“一個中國”內涵的解釋有所分歧。大陸方面認為“一個中國”對外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內則可以探討,共同商議;而台灣方面則認為“一個中國”應該是“中華民國”,爭論焦點主要在於對‘中華民國’的定位。“台灣方面認定‘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而大陸方面則認定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取代了‘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已經結束。這是目前兩岸在政治關係定位上的底線,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大難點。”④總之,台灣方面需要大陸“正視中華民國依然存在的事實”,否則政治定位問題就難以探討下去,而大陸方面則擔心如果接受“中華民國”,就會導致“兩個中國”。在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上,能否突破自身的底線,尋求“合情合理的安排”,不僅需要高超的智慧,更需要深厚的人文精神,釋放更多的善意和包容。

  “國家球體理論”與“國家球體”中的人文精神探析

  劉國深教授的“國家球體理論”簡單概括就是“領土主權一體、政權差序並存”。他認為兩岸政治關係的現狀是“一個中國境內兩個競爭中國代表權的政權差序並存”。⑤大陸和台灣分別在“背靠背”的空間和場合代表著這個國家球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絕大多數場合代表中國,“中華民國政府”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行使著“代表中國”的政治功能。雙方雖然沒有法律上的共存關係,但形成事實上的“一體兩面”的關係。

  首先可以看到,與以往的理論觀點不同,劉國深教授以更包容的心態在原來不願意面對“中華民國”的底線上作出了相當的讓步,“國家球體理論”沒有否認“中華民國”政權的存在,而是將“中華民國”定位為一個中國境內差序存在的競爭性的政權符號。這種兩岸政治定位的表述首次正面對“中華民國”作出了合情合理的解讀,一方面滿足大陸方面的要求,不會造成“兩個中國”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深切顧及到台灣人民的情感需求,呼應兩岸人民追求和平發展的心聲,充滿歷史責任意識和人文情懷,對於推動兩岸政治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台灣學者邵宗海教授就表示“大陸學者論文已能公開講述‘中華民國’,這是一項進步”。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