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出租車行業發展急需擺脫計劃經濟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5-06-04 07:27:33  


 
  如果出租車司機不能通過更好的服務獲得更高的收益,並且更壞的服務也不影響其收入,必然沒有司機會主動提高服務質量。而不確定意味著風險,即被更優秀的企業淘汰的風險,這樣每個企業都會有充分的動機通過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創新商業模式等多種方式在市場中存活下來,而這種行為本身也將帶來消費者福利的增加、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從這個角度出發,出租車的數量、價格管制、營運權有償使用費都應該放開,讓市場參與主體去確定。

  同樣的道理,對於專車這種新興的交通服務類型,不應該再按照計劃經濟的思路去規定什麼是專車,什麼車、什麼人可以從事專車業務。只要保障乘客安全,價格公平,服務質量,“不確定性”的內容交給市場去決定就好。

  而更深層地看,再區分出租車、專車都是沒有必要的,未來說不定還有“出租車2.0”、“專車+”的出現,政府沒法,也沒有必要在每一個創新服務出現後都出台一套專門的監管機制。地方政府應該秉承李克強總理強調的“法無禁止即可為”的精神,只要不被法律禁止的都是合法的,只要能達到規定的交通運輸服務質量標準即可上街載客,這樣,黑車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了。

  在市朝的出租車市場,判斷“黑車”與否的關鍵不在於車輛和司機,而在於服務。服務是“白”還是“黑”?服務是否公開、公平、合理?這才是出租車市場的關鍵。

  政府應保障市場的“確定性”

  文章指出,市場的“不確定性”交給市場,那麼什麼是市場的“確定性”呢?出租車行業革新所帶來的“確定性”便是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市場參與各方效用的增加。

  例如,以“滴滴”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打車軟件有效地改變了出租車市場的信息不對稱、交易一次性和服務的非後效性等特點,對乘客和司機雙方的利益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同時,互聯網專車服務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許多大城市出租車供不應求的問題。再次,大量的閑置小汽車資源被利用起來,在滿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時減少了私人購買小汽車的需求,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減少空氣污染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樣的“確定性”政府應該保障。

  針對專車服務存在的交通事故理賠糾紛、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問題,政府應該做的是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出台,讓糾紛的解決有法可依,讓服務質量有標準可循,從而幫助這樣一種為乘客、為城市帶來諸多好處的交通服務創新做得更好。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改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鋪出來的,而是來自於基層、一線的地方政府、企業和人民為解決問題、突破困境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面對出租車這樣一個有著強勢既得利益集團的壟斷行業,打破壟斷,開放市場的改革已刻不容緩。地方政府不應當等待上級政府的指示,觀望政策的導向而裹足不前,而應以滿足人民提高生活質量的訴求為己任,勇敢地邁出改革的步伐。

  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當下,創新驅動成為國家發展的主動力。創新不是政府管理出來的,而是由個人、企業、非政府機構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市撤境中通過競爭創造出來的,只有給市場以充分的空間,才會有更多的創新問世。所以,出租車的改革,政府要保障市場高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確定性”,而將參與主體、商業模式等“不確定性”交給市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