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智庫雜誌:中國的和平戰略與制度文明構建

http://www.CRNTT.com   2015-06-29 00:50:40  


 
  進入21世紀來,由於多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加之新技術的興起,導致世界各國普遍的以合作、對話取代過去的鬥爭姿態,這些合作國家大概率的獲得巨大發展。相反時至今日,那些在國際抱著鬥爭姿態的國家,如利比亞、伊拉克等等,其實都或多或少的處於困境中。這些實例向世界明示,國家採用鬥爭策略是失敗的。

  民國時期,中國處於戰亂中,當時救亡壓倒啟蒙,國家百事凋零,根本談不上發展。國內鬥爭時期,戰亂頻繁、軍閥混戰,國家極度虛弱。建國後,因為外部壓力緣故,國際採用一邊倒的站隊方式,進入意識形態鬥爭狀態,導致中國陷入國際糾紛與鬥爭,與周邊國家打了一個圈(朝鮮、前蘇聯、印度、越南),國家陷入崩潰邊緣。鄧小平主政後,放棄鬥爭策略,對外放低姿態,走和平路線,國家立刻進入復甦。這就說明,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完全可以不以剝削、戰爭、殖民為前提才能發展,和平與合作就足以讓一個國家迅速崛起,戰後的日本、德國與意大利也是一個和平與合作發達的典型,這說明和平才是最有效的國家崛起之路。與傳統的殖民與掠奪理論不同,中國沒有走對外好戰、剝削、殖民的路線,並未搶奪他國資源與財富,通過國際合作不費一槍一彈,但國家迅速崛起。今天由於中國體量的迅速擴大,導致地區戰略力量失衡,而與周邊多國發生糾紛與爭議,這在一個大國的崛起之路上實屬正常,但在此大環境下,和平戰略顯得尤其重要,否則就是給自己添堵。

  中國要做和平主導者

  總結全球國家崛起的實證之路,發現人類對於和平與發展的認知也是逐步成熟與完善的,過去舊時代的國家曾普遍認為通過武力霸權可以獲得國家的發展,但多年的國家戰爭反復實踐表明,這是一條絕路。到今天,隨著人類總結多次世界大戰的教訓,以及大戰後的冷戰教訓,發現和平合作才能真正的促進發展,無論國家的意識形態如何,其實只要放下鬥爭意識,都不是合作的障礙,須知:和平才是人類最大的紅利。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與全球一體化,全球各國逐步進入去政治化的過程,意識形態的強度迅速降低,相反促進民生、搞活經濟變成各國的主線,“和氣生財”已變成全球共識。戰爭只是手段,和平才是目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構成了環境。中國要倡導和平戰略,就一定要做和平主導者,在全世界不遣餘力播撒和平的種子,這樣在周邊國家、敵對國家、競爭對手中收獲的必然是和平的反作用力。由此得出:和平戰略應是各國積極倡導的最高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