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JQK式忽悠招商”是發展的毒瘤

http://www.CRNTT.com   2016-06-01 06:50:40  


JQK式忽悠招商堪稱發展的毒瘤。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國務院督查組在黑龍江省調研時,一些受訪的民間企業家反映,招商引資時企業被奉為座上賓,但在項目投產後,地方政府承諾的條件不兌現情況比較普遍,“新官不理舊賬”問題較突出。企業將之形象地描述為“JQK”:先勾我們進來,圈塊地給我們,然後再尅我們。督查組就此建議,解決民營經濟的發展問題根本還在於深化改革,提高市場化程度和開放程度。

  光明網刊登時評人舒聖祥文章表示,開門招商,關門打狗,招商時說一套,招來後做一套,凡此種種,用“JQK式忽悠招商”來概括,真是很生動很形象。這種現象,往往在地方換屆過程中,表現最為突出。過去的招商政績已經被前任官員拿走了,現在的官員自然會有新的政績需求,特別是涉及環保、土地等話題,之前“勾”來的企業,不僅可能失寵成為棄兒,甚至可能成為被驅趕的對象。比如新官看上了賣地生意,企業就得讓位,不然就各種被穿小鞋、各種被尅。

  文章分析,在“逃離北上廣”與“逃往北上廣”的話題熱議中,人們之所以傾向於大城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基層的公共服務更講究人情關係,尋租腐敗幾乎無處不在,而大城市公共服務更趨公平,大家可以拋開關係拖累拼真本事。投資創業也一樣,雖然在雙創背景下,很多地方跟風搞了“孵化”大樓,但是你想進入還得靠關係,光有好項目你根本得不到優惠。

  為什麼那些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即便競爭異常激烈,仍然會有很多人和錢湧入,因為這裡的很多事情是可以預估的,不用擔心政策朝令夕改,不用擔心勾過去後被5是,在很多地方,除非準備撈一筆優惠就閃人,那些真正去投資的有長遠規劃的資本,是心裡沒底的。有的企業家在有所成就後,寧願給家鄉捐款,也不願回家鄉投資,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知道,無論現在家鄉給出的條件多麼誘人,但是那種來自政府行為的風險,根本無法預估。

  文章稱,資本拿自己的錢給自己辦事,因此是最為理性的。很多地方招商引資搞“全民招商”,無非是讓完土地讓環境、讓完稅收讓法律,看上去很有效,其實很難招到真正優質的資本。真正優質的資本不會衝著“無底線”優惠,而會衝著地方公共服務的質量,特別是言而有信的契約精神。資本的選擇已經說明了這一點,那些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往往是政府公共服務水準較高,同時也較為尊重契約精神的地方,不會動輒以所謂“歷史遺留問題”來敷衍搪塞。

  這個意義上,JQK式忽悠招商堪稱發展的毒瘤。也許,地方政府本意不壞,許諾的各種優惠做不到,也有因為國家政策不允許,或者地方實際達不到;但是,可能做不到的就不要隨意許諾,這是基本的誠信意識,更遑論,“新官不理舊賬”之類荒誕的理由了。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外部性,是指那些生產或消費對其他團體強征了不可補償的成本或給予了無需補償的收益的情形——分別是,正外部性與負外部性。JQK式忽悠招商,是政府行為負外部性的典型表現——地方政府在執行職能的過程中,通過改變遊戲規則或者進行規制,對第三方強制性施加了某種成本。

  文章強調,JQK式忽悠招商,傷害的不只是某個企業的具體利益,而是地方整體的投資軟環境。這是一個阻礙地方經濟發展的惡性循環,而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的支點,就在於收回過度干預市場的有形之手,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並且恪守契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