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重磅專訪:何志平談家國情懷

http://www.CRNTT.com   2017-06-28 00:26:28  


 
  走上民間外交 推動人心回歸

  中評社:您現在在推動中美關係上做了很多工作,當初又為什麼選擇外交工作,您希望達到什麼效果?

  何志平:在特區政府的五年里,我盡心盡力地幫助董建華和中央政府履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問題。後來我離開了特區政府,我就在想怎樣發揮香港的作用,怎麼樣發揮香港人的作用,怎麼樣配合國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所以我就選擇了民間外交。

  香港人的優點就是知道如何與外國人打交道,知道怎麼說外國人聽得懂的話,所以我就和他們講中國的故事,希望增加我們國家的軟實力。

  因此在2007年卸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後,我開始從事能源、文化等公共領域的外交等工作。我與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合作,在聯合國組織推廣“紐約世界文明論壇”、“中國故事系列”。在香港及美國華盛頓舉辦“中美對話”系列研討會,探討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能源、環境、文化等方面的機遇挑戰,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及加強相互尊重。2014年7月,我又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邀請,擔任可持續運輸高級別咨詢委員會顧問。

  中評社:您剛剛有提到香港變化不夠大,您覺得體現在哪些方面,香港還有哪些工作是可以努力去推動的?

  何志平:可以說是民心工作。香港的定位一定要配合中國的需要,不要為國家添亂,要為國家作出貢獻。

  香港如何作出貢獻?就是將“一國兩制”的制度發揮的淋漓盡致。

  我個人認為,直到今天,“一國兩制”是落實了,但是沒有將強大的生命力發揮出來。“一國兩制”的偉大和震撼力還沒有發揮出來。

  要如何發揮?因為回歸初期,“一國兩制”是非常新的概念,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腳印的過河。那時候大家對“一國兩制”很謹慎,認為“一國”和“兩制”是不能跨越雷池半步,猶如楚河與漢界。但是慢慢我們認到,這樣下去香港和內地不會有好的互動,也不會有磨合的機會。所以我認為“一國兩制”最大的境界就是,談起”一國”的時候我們可以加入”兩制”的作用,談”兩制”時我們可以體現”一國”的定位。

  如果達到這樣的境界,那麼我們國家就等於有了左右兩隻手,一手硬一手軟。但是要達到我所說的境界,需要雙方的互信。香港人需要相信中央,中央政府也需要信任香港人。沒有互信,達不到這個境界。互信來自什麼?民心的回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