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江永:中日關係中“知的外交”將大有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19-08-31 00:20:02  


論壇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他認為,“知的外交”在人文交流中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從廣義上講,“知的外交”有利於在相互交流與增加真知的過程中,減少和防止誤解、誤判、誤傳,從而建立友誼的對外交往過程。從狹義上講,中日之間開展“知的外交”可在外交或對外交往中,就國家之間歷史遺留的重要而敏感的問題,通過理性對話溝通、交流切磋,了解和銘記共有的事實、道理和知識,逐步成為相互了解的知心朋友,志同道合地共同努力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例如,“知的外交”可以把國家之間歷史遺留的領土糾紛、民族感情、規則認知等經常影響國際關係現實的問題,從高度的政治化軍事化、情緒化的思路和慣性,轉向知識化、學理化、理性化。這是中日公共外交升華的可取方向。

  劉江永說,中日兩國學者關於歷史問題的共同研究便是一種嘗試,作為其延續,釣魚島歸屬認知問題也可納入共同研究範疇,從而使中日關係的航船得以繞開激流險灘與狂風惡浪,找到正確的航向。

  劉江永希望,日本官方和媒體在涉及釣魚島的措辭能夠較為慎重和克制。日本國民之所以對中國非常有意見,與日本在官方和媒體報道的措辭有關。例如,現在日方使用“中國公務船入侵日本領海”的說法。首先需要了解釣魚島列島確實屬於中國的相關知識;其次要正視中日兩國存在釣魚島列島歸屬認知的爭議。如果日本政府和媒體說中國“入侵日本領海領空”,就會使日本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中國產生不滿,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自然對中國沒有“親近感”。所以日方報道說“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日方稱尖閣)領海”可以了。否則,假設中國媒體說“日本的海保船和飛機入侵中國的領海領空”,中國民眾會對日本產生什麼印象?中國老百姓肯定會感到日本是一個現實的威脅。

  關於東海合作開發問題,劉江永表示,中日可以先就已達成合作開發意向的春曉油氣田,考慮如何落實合作開發。

  以“新時代中日關係研討會”為主題的思想者論壇在中評社北京總部舉行。本次論壇的主辦方是中評社、中評智庫基金會,合作方是日本駐華大使館,邀請日本大使館首席公使植野篤志作主旨發言,日本大使館參贊野野村海太郎、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前中國駐日參贊呂小慶、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劉江永、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姜躍春、北京外交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周永生、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歸泳濤圍繞關心的議題展開交流。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評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王鍵主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