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美國對華接觸並非對中國恩賜和施舍

http://www.CRNTT.com   2019-12-27 00:10:00  


 

  史達偉提到,“二戰”時美國支持中國,而中方的論調卻是美方對華總是懷有敵意。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官方過去20年一直是將“飛虎隊”和“駝峰行動”,視為中美友好的典型事例加以傳誦。

  其次,美國過去40年的對華接觸政策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合作和支持,而是與牽制和防範相伴而行的“雙管齊下”策略。依據形勢的變化,時而合作較突出,時而牽制更明顯。只談美國對華支持的一面,不談牽制防範中國的一面,顯然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確曾經對華軍售,甚至曾經與中國合辦情報中心,美中在安全領域的合作高度遠非今天可比,但當時有著雙方面對蘇聯這個共同敵人的戰略環境。1989年以後,這一切都已經停止和轉向,美國對華武器禁運和高科技管制就從來沒有真正放鬆過。更不用說,從1972年兩國關係破冰開始,台灣問題一直就是美方設下的防範和牽制中國的棋子,是打進美中關係的楔子。美日同盟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防範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脫軌”。

  1989年風波的發生與蘇聯和東歐劇變,也並非巧合。“和平演變”是美國對華接觸政策中公開的元素,當美方大力推動在一些國家進行“顔色革命”,甚至試圖直接派兵推翻別國政權時,中國執政者對於美國可能干預內政的憂慮感一定會加深,作出的反應也會更大。這本身就是一個互相作用、螺旋抬升的過程。

  美國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不應視為美國對中國的開恩和施舍,美國有借此促使中國“自由化”的戰略考慮。加入WTO固然讓中國更好地利用了全球市場,但也讓美國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加入WTO之後,美國對華貿易和投資增幅都快於美國對世界其它地方的經貿增長。這本身就是互利共贏的過程,將美國獲益沒有中國大,簡單歸咎於中國的“掠奪性”貿易行為,是不客觀的,也是不公平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