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後疫情時代兩岸能開新局嗎?

http://www.CRNTT.com   2021-05-10 00:02:02  


 
  但是,猶如一列高速行駛火車所蘊藏的強大動能與慣性,此刻要扭轉當前中美戰略對抗與競爭的發展態勢,似乎顯得高度困難。特別是當其中想要維持霸權地位的一方不斷主動採取一系列的攻勢作為,而被視為挑戰霸權地位的一方在其應對策略的選擇上,則似又未能超越易令外界感生畏懼與防備之“戰狼文化”的局限,兩相激盪的結果,更加劇原本的猜忌。

  此刻,比較可行的方案或許是:思考中美雙方如何避免出現戰略誤判,並加強日常危機控管與溝通機制,以確保雙方的競爭能夠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能夠維持在競爭但和平的軌道上運行,以免因任何一方誤判情勢或雙方擦槍走火,從而走向雙方本或無意啟動的毀滅性戰爭。其中,自然也包括中美雙方在台海議題上的競逐。

  不論是中美兩國元首農曆除夕進行的“習拜通話”,抑或日前於美國阿拉斯加首府舉行的2+2高層戰略對話,顯示當前中美兩國均意識到:如果雙方的矛盾與競爭在短期之內是無可避免與妥協的話,那麼,至少也應設法建立起高層直接對話渠道,以作為雙方避險的重要措施。

  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拜登政府國安團隊雖與前任特朗普政府時期完全不同,但由於其所處的國內政治環境與戰略氣氛幾無差別,以致在維護美國全球領導地位以及遏制中國發展與崛起等層面,均展現出相同的政治思維。

  尤有甚者,相較於特朗普時期傾向單邊主義與現實利益導向,拜登政府則更傾向於聯合盟友,以集體行動的方式對中國展開圍堵與施壓,同時亦更加強調民主、自由與人權等西方傳統價值,並反映在對香港情勢的發展以及有關新疆維族人權議題的重視。

  此外,由於台灣位處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不僅扼守解放軍進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同時亦關乎美國東亞盟邦日、韓兩國海上交通命脈之維繫;尤自去年以來由於台灣疫情防控良好表現,晶圓製造在全球供應鏈角色受到關注,加上與西方價值理念具高度親和性,不僅台灣戰略地位與國際能見度大幅提升,更使得持續強化台美關係成為華府戰略圈的理性選擇。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美艦持續穿越台海,延續特朗普任內多項對台軍售與台美交往限制的鬆綁,持續增進台美雙方互動等諸多作為來看,拜登政府台海政策雖仍傾向維持不獨、不武的雙重嚇阻策略,鼓勵兩岸重啟對話,但顯然不可能主動放棄台灣這張“好牌”。因此,夾存於中美爭鋒前沿的台灣,其今後的生存與發展也必將持續深受中美戰略競爭的影響。

  但這是否意味在中美戰略競爭的現實權力格局中,相較新加坡及東協等國強調不選邊並維持與中美兩國交好,或如歐盟國家強調“歐洲主權”的立場,面對來自美方積極拉攏與對岸各種壓力下的台灣,是否完全沒有任何選擇餘地或戰略自主空間?而蔡英文政府衹能持續維持既有親美路線,而不需思考兼顧兩岸關係的和緩或改善?抑或真如某些人士所主張之台灣應毫無懸念,衹能採取一面倒的戰略抉擇?面對僅百浬海峽之隔的崛起對岸,這已成為台灣沉重的戰略課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