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深度:胡偉星談中美競爭與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1-07-10 00:12:13  


 

  中評社記者:拜登上台已有一段時間,您如何評價當下的中美關係?

  胡偉星:拜登上台5個多月,中美關係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但是兩國戰略競爭的大格局沒有改變,競爭還會向縱深發展。

  出現比較積極的變化就是拜登上台以後,對華政策結束了特朗普那種無底線、非理性的、打壓的方式,中美關係在特朗普後期急劇下滑的情況得到了緩解。中美關係雖然止損了,但是並沒有大幅度回升,只能說比以前稍微穩定。

  中評社記者:您去年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發言指出,拜登對華政策的基本戰略是假設中國是最大競爭對手。您是否依然維持這樣的判斷?您認為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具有哪些特點?

  胡偉星:去年11月份,我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發言提到拜登對華的基本戰略還是把中國看做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拜登用的詞是“最嚴重的戰略競爭對手”,這也反映了美國精英兩黨對華政策的一個共識,就是把中國看作是潛在的、最大的、最有威脅的競爭對手。這個判斷已經形成共識,因為拜登還是按照這個路子來制定對華政策。有人甚至說,雖然特朗普下台了,但拜登走的路線是沒有特朗普的“特朗普主義”。

  那麼,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與特朗普政府相比有哪些特點?我認為有四個特點。第一,與特朗普時期的極端民粹、鷹派對華歇斯底里打壓的做法稍有不同,拜登團隊更加理性,團隊的主要成員對華事務也更有經驗,所以對華政策內部的協調會更好一些。不是像特朗普時期那樣沒有章法,多頭行事,讓中美關係急劇惡化。

  第二,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基本思路,還是把中國看作最有威脅的戰略競爭對手,但他對華政策的目標、套路、手段選擇都有不同,政策目標的先後次序也發生了一些調整。簡單來說,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全方位的與中國脫鈎,然後極限施壓。而拜登政府現在的做法是3C(競爭competition、合作cooperation、對抗confront)的組合策略。用他們主要官員的話來說:在應該與中國競爭的領域和問題上,就和中國競爭;在雙方能夠合作的地方就合作;在必須對抗的地方就對抗。從這幾個方面來看,與特朗普完全脫鈎、非常負面的政策就不一樣了。

  第三,拜登政府一上台就強調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競爭,重整自己的實力地位。從內部來看,特朗普時期美國實力地位大大削弱,內部兩極分化、兩黨對峙,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處理的不夠好,特別是對疫情的處理出現重大失誤,使美國經濟受到重創。從外部來看,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單邊主義政策令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大打折扣,不斷的“毀約退群”也使美國在西方世界中的領導力受到質疑,與盟國的關係疏遠。

  拜登政府要針對這兩個問題,從內、外兩方面重整美國實力與中國競爭。內部是重整旗鼓,修補社會的裂痕,重點是新冠疫情的處理。現在看來有初步成效,接種疫苗人數比例不斷上升,疫情在很多地方得到控制,經濟也開始有反彈,但經濟上還存在很多其他問題,例如通脹。對外主要是搞一些聯盟戰略,修補與盟國的關係,再跟中國打交道。不是跟中國單打獨鬥,而是採取“打群架”的辦法。其實今後的實力之爭不光是軍事實力和硬實力,也包括美國的科技實力。拜登政府在投資美國的科創實力方面有很多的新做法,也準備投資美國的基礎建設,這些都是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打交道的一些比較長遠的考慮。

  第四,拜登政府並不是回到特朗普時期與中國全面脫鈎,打一場新的冷戰,他的做法就是“3C”,還算是頭腦清醒。拜登政府強調與中國是和平、穩定的競爭,並不想發生衝突,想探索出一條與中國競爭但不衝突的路子,與中國在有選擇的領域裡競爭,又不至於走向全面對抗。這是一種有管理的戰略競爭,把一些可以合作的領域也和中國講出來,比如在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公共衛生、管控金融危機等領域與中國尋求合作。而且拜登的官員也講得很清楚,合作的領域可以給競爭帶來某些緩衝,是競爭當中的調節器,不使溫度過熱。讓大家在激烈競爭的時候,也有所轉寰,不讓緊張關係上升到衝突的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