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兩岸雙向交流三十年 俞雨霖論初心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00:03:00  


1991年8月12日首度來台採訪的大陸記者范麗青、郭偉峰,在俞雨霖(左)陪同下,於台北福華飯店舉行記者會,踏出了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第一步。(中評社資料照)
 

  我自覺有強烈的中國情懷 更有矢志不移的民族認同 

  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宣布台灣地區解嚴,隨之而來的老兵返鄉運動和蔣經國決定在同年11月2日正式開放返鄉探親,使兩岸關係進入空前鉅變的時代,兩岸新聞也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台灣民眾對於隔絕達四十年之久的大陸,充滿了好奇心。面臨新的兩岸關係時代,我所在的《中國時報》大陸研究室亦開始進行作業上的調整,從過去資料蒐集與編稿的領域,逐步進入新聞採訪實務階段,而國民黨政府對於大陸新聞報道內容的鬆綁,也使大陸新聞報道的空間加大。在此一階段中,《中國時報》除了要提供更多大陸訊息滿足讀者知的權力外,更由於兩岸隔離太久,兩岸間親情與骨肉分離的現象太多,因此《中國時報》大陸研究室在當時總編輯黃肇松的主導下,率先投入兩岸尋親作業,提供兩岸分隔四十年失散親人間的尋親服務,作業一開始,成千上萬的信件立即由兩岸各地湧入,遠遠超過作業之初的估計,隨後整版整版的兩岸尋親版面出現在《中國時報》上,詢問尋親資料的電話亦如潮似湧,《中國時報》在兩岸開放之初的尋親潮中,不僅沒有缺席,而且成為主導者,也充分展現出《中國時報》關心兩岸不計付出的胸懷,以及媒體扮演兩岸交流角色可以發揮的正能量。

  與此同時,兩岸新聞交流也暗潮洶湧,台灣民眾對於大陸的好奇與對新聞的渴望,促成了1987年9月台灣自立晚報記者徐璐與李永得的首次赴大陸採訪。開啟了兩岸新聞交流新的一頁。只是當時的採訪在台灣仍屬於非法,但台灣媒體已有了突破禁忌的勇氣。台灣民眾需要了解大陸,媒體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雖然後來李永得成了蔡英文政府的高官,但這是後話了。

  隨著兩岸交流的擴大,台灣媒體也進行相應的組織調整,過去以編稿為主的大陸研究室轉型為以大陸新聞採訪為主的“大陸新聞中心”。自1989年起開始陸續派記者赴大陸實地採訪。而我也在1989年底,首度赴大陸,但不是採訪而是參訪,歷時31天,由北京進入由上海離境,走過了北京、成都、重慶、武漢、上海。實際感受大陸各地的現況。雖然是第一次落地大陸,但在感情上卻有一種特殊的聯繫感。這不是因為我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代,而是我自覺有強烈的中國情懷,有剪不斷的文化聯繫,更有矢志不移的民族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