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促和統 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綜述

http://www.CRNTT.com   2022-02-21 00:06:01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牛津大學訪問學者谷寧和北京奇跡和牛店長陳威廷選擇了貢糖、紅龜粿、牛肉面、鼎邊銼等台灣小吃做研究樣本,來管窺兩岸飲食文化的傳承和變化,認為不論今時兩岸形勢如何變化,飲食這一獨特的文化載體,始終倔強獨立又潤物無聲地維繫著台灣與大陸無法人為割裂的血脈親情。兩岸的血濃於水,不僅要在書本中、會議中與宣傳中體現,更要在這日常飲食的具象中延續,而這或許正是更有生命力的親情證明。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史所副研究員李躍乾梳理了日本警察統治網絡在全島的建立,以及警察紀念日和紀念碑的設立情況,認為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在台灣實行警察政治,日本殖民者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政策,都是通過警察落實的。建立警察紀念日和紀念碑制度,是台灣總督府改造台灣民眾的系統工程的重要一環,值得研究和注意。

  華僑大學副教授駱文偉和華僑大學本科學生侯欣怡等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分析了兩岸先賢崇拜互動現狀,認為兩岸先賢崇拜互動面臨政治立場隔絕互動、政治操縱割裂文化臍帶等政治困境,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受滯、城鎮化引發互動場所式微等經濟困境,外來文化侵蝕、負面歷史殘留仍未祛除、聖賢教育缺位、代際斷裂差異、地方文化保護主義衝擊等文化教育困境,統籌不足難成合力、互動失衡拉大差距等社會困境。建議在政治層面以統築融,兩岸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優化惠台利民政策。在經濟層面以通促融,以先賢文化提振鄉村。在歷史文化與教育層面以育化融,構建高校港澳台通識教育教學體系,推動台灣青少年赴大陸開展文化研習。在社會層面以情交融,建構多元交流的共生機制,緩解情感隔閡,實現“線上+線下”同祭。

  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張立本回顧了台灣地區紅色歷史,認為對台灣人民來說,“紅色祖國”並不一直是恐懼;所謂恐懼是特定時代由特定力量打造的歪曲。“紅色祖國”一直存於台灣人民認同依歸、實踐選擇的選項。“紅色祖國”當然也不會是“分離主義”所謂的“背棄”,而是找到信念的支撐。面對新一輪險峻的國際情勢、兩岸情勢,倘若體認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就能科學地認識,唯有在社會主義文化的旗幟下團結起來、共同思索民族復興,才是繼承百年來千千萬萬台籍前輩、先烈的道路。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認為,雖然近年來受“去中國化教育”影響,復以“太陽花學運”激發反中情緒的變本加厲,不少人認為“台灣人”與“中國人”已被切割為對立的身分認同圖騰,同時也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大幅下降。其實,民調顯示中國人認同與台灣人認同並未大幅走向互斥排他,即使近來排他性在增加中,但受訪者認為二者兼容者,仍有半數。從民調大趨勢來檢視,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5%左右,顯見民族認同並非政治力所能扭曲。其中雖然文化、血緣扮演重要成分,但中國大陸力推的“中華文化復興熱潮”顯然產生一定的功能,甚至可能轉化為政治認同的很大助力。尤其,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特別是中華情感,仍十分穩定且強烈。由此可見,兩岸的情感之兼容性,彼此的樂觀面、情感與身分認同的兼容性,遠比表面看到的要更深厚穩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