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會專訪:盧瑞安詳談香港抗疫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22-02-26 00:05:11  


 
  中評社記者:香港醫管局主席範鴻齡日前曾公開聲稱內地建醫院就行,不需要內地的醫護人員來港。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說法? 

  盧瑞安:建了醫院總要有醫護來管理,沒有人手是完全不行的。香港醫護人手已經十分緊缺,一個醫護看二三十個病人,這怎麼可以呢?在這種時候就不要再分彼此了。如果總拿香港的醫療制度說事,這真是香港人的悲哀。事實上,內地很多醫院比如廣東中山醫等在應對疫情方面都有很豐富的經驗,我相信國家挑選來幫忙香港的也都是精英隊伍,所以香港不應該存在這方面的擔憂。一些傳統的觀念和做法不代表特別時候、特別情況下的做法,要保障自己醫療人員的飯碗都不應該是在這個時候。大家不能只顧著自己的特殊性,大疫當前應該萬眾一心,不分你我。事實上,特區政府高層現在真的非常“堅離地”,有時候還在堅持固有措施,卻不了解社會真實情況以及底下的工作再決策,這是令我感到非常擔心的。

  中評社記者:隨著第五波疫情發展形勢越來越嚴重,香港社會關於“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之間的爭辯再度延燒,甚至出現撕裂狀態。您如何看待“與病毒共存”的論調?您認為,香港應該如何解決在“動態清零”上行動與目標不一致的問題?

  盧瑞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決心如果不夠堅定,就會出現左右搖擺,香港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實際上,“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具體的抗疫工作也不同。西方國家之所以採取“與病毒共存”是因為它們的社會制度做不到,只能犧牲一部分人。所以,美國和英國有這麼多人感染死亡,而且大多數都是基層市民和老人家。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可以做到的,因為我們的理念是生命至上。但對香港來說,這兩種論調是互相衝擊的,特首要求動態清零,但下面的配套並沒有這麼做。從香港實際情況來說非常複雜,有些人希望與外面的國家接軌“外循環”而選擇與病毒共存,但要看到“外循環”並不是解決香港經濟的關鍵,“內循環”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做不到動態清零就無法進入內循環的。因此,不論是從生命至上的市民健康安全出發還是從香港經濟發展進入國家內循環的需求考慮,動態清零都是必須要做到的。

  中評社記者:在中央的全力支援下,香港正在竭盡全力抗疫。我們注意到,西方輿論卻不斷炒作抹黑,將中央抗疫視為所謂“不尋常幹預”,還聲稱香港將因為嚴格抗疫而變成“孤島”。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

  盧瑞安:西方本身的抗疫完全就是失敗的,作為一個政府做不到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當然非常失敗,這也反映出他們制度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對此要清楚,不要左右搖擺。為了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人。我們完全有能力在國家支持下做到動態清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