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深度:時永明談中韓與半島變局

http://www.CRNTT.com   2022-05-21 00:08:18  


 
   同時,最大的問題是美國要割裂世界,要打擊中國經濟向全球的發展。中國經濟要走出去,美國要打擊這個勢頭。所以美國也提出要跟中國經濟脫鈎,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的脫鈎,口號就叫供應鏈的彈性化,這是印太戰略的一個部分。所謂供應鏈的彈性化就是確保美國的供應鏈不受任何外部局勢的衝擊,意涵就是美國的供應鏈中不能有中國,因為中國是敵對國家,美國肯定要跟中國發生衝突,如果供應鏈裡有中國,一旦發生衝突,美國的供應鏈會受到影響,這是經濟脫鈎的變相說法。

  美國在這一大戰略的指導下,對外的核心夥伴是日本、韓國,尤其在亞太。因為中韓關係是寄托於中國生產、美國消費這一舊的全球化格局、生產模式、生產格局的,如果美國與中國脫鈎的話,這種格局就難以繼續。在舊格局下,韓國在中國生產商品,向美國出口,或者韓國供應零部件,中國企業加工之後向美國出口。這兩種模式的終端市場都是美國。

  現在美國要把中國踢出國際經濟循環,也就是從亞太地區以日韓技術為基礎、中國產業為支撐、美國消費為終端的模式裡頭把中國踢出去。日本已經明確提出要跟中國技術脫鈎,韓國現在還沒有提出來,但是美國會逼迫韓國這樣做,這是韓國在產業政策上要面臨的一大考驗。韓國很有可能這樣做,因為它在所有戰略格局上都配合了美國政策,在這個問題上也很可能會順從美國,實行跟中國逐步進行高科技脫鈎的政策,這就會從根本上動搖中韓經貿格局。

  中評社:北京冬奧會期間,中韓民間關係受賽事影響一度變差,近年來此類事件頻頻出現,兩國民眾對彼此觀感不好,請您分析一下這背後的文化心理?

  時永明:韓國在文化方面有兩大問題:第一,人很情緒化,他們也認為自己是感性民族,人很容易被情緒操弄;第二,美國對韓國的社會、政治、文化介入極深。在這兩大背景下,韓國部分右翼精英有一種情結,我稱之為“大韓主義”情結。韓國命名自己的國家為“大韓民國”,有一種“小國謀大”的歷史心理。韓國雖然國家小,但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恨不得要統治全世界,這在他們民族文化中有很深的積澱。這個積澱在現代的社會中,就表現為部分右翼精英是“大韓主義者”,他們有三點表現:第一,誇大韓國歷史,把很多中國歷史都說成是韓國的;第二,誇大中韓歷史問題;第三,誇大中韓現實矛盾。

  韓國右翼精英背後是美國,美國長期在打半島信息戰,操弄韓國的輿論文化走向。韓國文化方面的這兩個因素對中韓民間關係影響非常大,當然中國也需要有一點自省,但是中國人的問題是比較好解決的。

   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盲目的心理也有很多,有一陣子“哈韓”風潮很厲害,在國內也造成了一些分裂,刺激了國內的反韓情緒,但是現在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理性了。中國這方面矛盾是比較好解決,因為是一種自然態,純粹就是年輕人有時候考慮問題比較簡單,容易受外部的影響,給出一些比較直接的反應。隨著年輕人認知水平提高,見識的多了,慢慢就能改過來,背後沒有什麼力量在特意操弄。核心的點還是在韓國的右翼和美國的信息戰。

  本專訪為中評社中韓建交三十週年深度系列專訪之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