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從特殊視角看當代俄羅斯戰略意圖

http://www.CRNTT.com   2023-07-02 00:03:07  


 
  在柏克的晚年作品中,存在著這樣一組對立的敘事,即將法國大革命一方視為所謂“巴黎的共和國勢力”(Republic of Paris),將法國大革命的對手,亦即歐洲的各君主國聯盟視為所謂“歐洲諸國聯合體”(commonwealth of Europe),前者新起而後者源自古代以來傳統,柏克支持後者而反對前者。柏克認為後者諸國不僅都是皈依於基督教信仰,而且都是謹守著羅馬法的遺教(尤其在財產權和其它一些法律規定方面),柏克期待著這些共同分享的相似傳統屬性能促使歐洲諸君主國協同一致行動,去驅散法國革命雅各賓派勢力的影響。在羅馬帝國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事件,公元三世紀時,羅馬帝國一度發生政治危機,高盧駐軍司令官波斯杜穆斯率軍脫離羅馬,自立為皇帝,建立獨立的所謂高盧帝國,自設行政機關,自鑄貨幣,公元二七三年,羅馬皇帝奧勒良收復高盧,這個高盧帝國隨之覆亡,柏克認為這就算是個激勵人心的先例,即歐洲諸國協同一致,撲滅建基於法國的新起勢力,柏克倡導歐洲諸君主國能效仿羅馬先例,阻遏法國革命浪潮〔8〕。在柏克的反法國大革命相關寫作中,曾多次提到了羅馬時期文化的例子,尤其是較多地引用了羅馬大思想家西塞羅的看法,在柏克筆下,羅馬的例子不僅是有相關連關涉性的,而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應該被模仿〔9〕,甚至有學者認為整個柏克的社會和政治哲學思想都發源於西塞羅〔10〕。柏克認為,歐洲本為一家,列國間聯繫甚深且共享許多生活方式,一國之人走在歐洲之內的任何其它一國都會或多或少有歸家之感(no citizen of Europe could be altogether an exile in any part of it),就算在彼此各自為戰時,列國間聯繫仍遠未斷絕。這種現象的成因,若按柏克的說法,是因為歐洲列國幾乎共享著同一套制度範本,包括基督教信仰、君主體制、羅馬法(Roman law),以及相近似的習俗和教育制度〔11〕。

  對於柏克所生存時代的殘餘羅馬文化影響(尤其是羅馬天主教),柏克也是頗為同情的。柏克之母就是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按照學者Ian Harris的相關整理,儘管柏克對於羅馬教皇幾乎從無好話,但他的實際行動往往對於天主教徒處境的改善有益(Burke’s argumentative stance always benefited Roman Catholics, but he never found a kind word for the Pope),他一直致力於潛移默化地驅散英國人對羅馬天主教徒的根深蒂固的偏見(subtly defusing anti-Roman prejudice in Georgian Britain),在柏克眼中,就其歷史而言,羅馬天主教一直都是產生基本的社會和政治利益所需要的有機組成部分(a constituent needed to produce social and political benefits of a fundamental kind)〔12〕。這些都反映出,在柏克眼中,歐洲政治文明的傳統典範登峰造極於古羅馬帝國時期(尤其是西塞羅〔13〕),恢復或進一步超越羅馬秩序,方有可能為歐洲造一絢爛之未來。

  雖然普京和今天的俄羅斯政府未必會知道或在意沃格林和柏克曾說過些什麼,但晚近俄羅斯政治文化和所謂“第三羅馬”之間的敘事糾結應是真實存在的,俄羅斯既然立志要做“第三羅馬”,其意願恐怕就不僅僅衹是擊退北約東擴,而且很可能包含有在中長時段影響乃至主導歐洲事務的期望(雖然現在看起來似乎已無法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俄羅斯的行動可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在2022年此輪俄烏衝突爆發之前,歐洲似乎頗有向往“戰略自主”的態勢,但2022年後,歐洲主要政治體似乎都明顯向美靠近,且除非2024美國內部政治權力大洗牌,或俄烏之爭儘快完全結束落幕,否則這種靠近趨勢似乎都不會被逆轉。杜金在其近期發言中曾一再呼籲歐洲國家要戰略自主,擺脫英語系國家的單極掌控,但從事態的宏觀進展來看,這種呼籲恐怕很難見實效(對匈牙利等部分國家應是有一點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