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美國人的中國觀

http://www.CRNTT.com   2009-03-11 08:34:35  


 
  中美建交後的30年裏,美國人幾乎都是被形勢逼著來瞭解中國的。作爲前奏的1972年的重新握手,是美國深陷越南泥沼時的需要;1979年的建交,是美蘇鬥法的結果;改革開放前20年裏,中國幾乎不入美國法眼;1997年後的美國在滿大街的made in China中談論中國勞工問題;2000年後,開始恐懼中國的軍事崛起;2005年後,開始講中國文化;2006年,“突然”發現中國在非洲和拉美的存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開始談中國在美國的投資。

  早在100多年前,在中國最動蕩的時刻,已經有一個西方人對中國有過全面觀察和深刻認識,他就是大清授予全權的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他在庚子事變當年發回英國的一系列文章中,毫不避諱地批評了各國强加于中國的治外法權的歧視性質,而當時各大國熱衷的僅僅是賠款與割地。

  今天,美國人對于中國的瞭解,無疑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至少,現在已經沒有那麽多人相信中美難免一戰;至少,中國威脅論的故事,不再有那麽多人相信。有了這些,30年中的風雨如晦才能逾越過去,雙方才可以言笑晏晏,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中國是不斷流動,不斷變化的

  ——美國人的中國觀之變遷

  本刊記者 楊瀟 發自北京

  2月21日下午,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與清華大學學生有一個小型座談。這位前第一夫人向來不以親華聞名,但那天,“她的表現相當謙虛”,組織學生參與對話的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哲說。

  她先是自我批評,希望中國不要重犯美國在環保方面犯過的錯誤,又回憶了1979年克林頓任阿肯色州州長時與鄧小平見面的情形,贊揚了中國30年來的巨變,最後,在告別時與25名學生和10名專家一一握手——她是如此笑容可掬,“就像競選時一樣”,結果,那些準備了尖銳問題的學生,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8年前,孫哲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教授,“9•11”事件發生前一個月,時任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拜登訪華,在復旦大學,拜登當著主持人孫哲的面“訓示”中國學生:“你們剛剛20多歲,已經忍受了共産黨專制統治20多年。……在未來20年裏,你們應該得到民主和自由,生活在一個更爲幸福的體制中。如果那樣,你們就可以大膽地像我們美國學生一樣批評我,和我自由對話……”

  對于這種反差,你可以理解爲時移世易、地緣政治以及中美兩國的處境都有了變化,也可以認爲這只是美國外交政策中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矛盾的一個側面,但請不要相信這樣的概括,譬如拜登反華,而希拉里變得親華。

  中美建交30年,中國人的“美國觀”與美國人的“中國觀”都經歷了數輪刷新,在孫哲看來,明白中國的自許與美國的期待,是透視中美交往的關鍵,換句話說,美國人的“中國觀”,不僅僅取决于美國的利益與價值,更取决于中國的自身發展。以實用主義的經濟視角觀之,內外認知相差過大的國家形象,會增加改革的風險,如清華大學教授雷默所言,“任何對中國形象的略微遲疑,幾乎都會直接增加中國的成本。在技術方面尤其如此。”

  于是我們選擇了考察對象,他是位外交官,1950年代從北外畢業進入外交部起就開始從事對美事務,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談判,他都有參與,中美建交後,他曾擔任駐美使館的政治參贊;1990年代,他從駐芝加哥總領事的位置上退休,其後返聘到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工作至2001年。我們試圖通過對他的個人命運,以及他所親歷之歷史的考察,窺見美國人“中國觀”的一角,更重要的是,看清我們自己的發展——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麽樣的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