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海嘯深層原因 需要追問

http://www.CRNTT.com   2009-03-31 10:59:49  


 
  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以後,許多國家一方面采用凱恩斯擴大政府消費的經濟刺激手段,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擴大和加強了國民收入再分配的調節作用,建立和擴大了一系列社會保障項目,包括失業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險、傷殘保障和社會救濟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消極影響。除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影響之外,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對於戰後西方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發揮了不可或缺的調節和推動作用。在二戰以來的相當長時期內,資本主義混合經濟似乎已徹底解決了有效需求不足或消費不足的問題,似乎已經徹底告別了經濟大危機的噩夢。 

  透過表象可以發現,盡管非理性的消費信貸工具可以將消費不足轉化為消費過度,從而使得這次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變得不同,但造成危機的深層原因卻并沒有改變。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收入和社會財富,在人們之間的分配結構出現長期持續的極度不均等的話,它反過來必然會限制和約束這個國家經濟的繼續增長。當這種制約作用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便會進一步通過經濟危機的劇烈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消除金融市場的非理性和低收入人群的“過度消費”,顯然并不能鏟除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危機的重現。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收入分配的形成規律,分析了生產要素的占有方式對收入分配的制約作用,從而將收入分配的形成機制建立在更為深層的社會經濟制度基礎上。而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將收入分配看作是純粹市場供求競爭作用的產物,抽去了更為深刻的經濟制度因素,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經濟中收入分配形成的本質。二戰後美國持續加劇的收入分配兩極分化,使得收入再分配并沒有能够完全抵消收入初次分配所帶來的消極作用。因此,只有透過表象,追尋收入分配的結構變化,才能够發現孕育危機的深層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收入分配的理論,對於我們分析今天存在的經濟問題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初接受英國記者采訪時,引用了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的精彩論述: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衆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因此,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對收入分配的合理調節。一方面,我們要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允許收入分配的合理差異,利用經濟激勵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但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完全依賴市場機制本身來決定收入分配,必須注意限制收入分配兩極分化趨勢的不斷擴大,加強收入再分配的調節作用,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這無論對於我們刺激內需,保持經濟增長的速度,還是建設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