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走出危機的靈丹妙藥

http://www.CRNTT.com   2009-04-13 08:53:14  


 
  我們常常自豪地說,中國沒有貧民窟。為什麼沒有?按道理,中國和拉美一些國家近似,都是少數中心城市集中化發展,城鄉差別巨大。照理說,會有許多向往城市生活的農民拋棄土地,來到城市後卻找不到工作,慢慢就形成貧民窟。但是中國的大城市有嚴厲的戶籍管制。結果,這些向往城市生活的人就都跑到小城鎮去了。所以中國的某些小城鎮,就相當於拉美一些大城市的邊緣地帶,變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滋生各種不良現象。 

  為什麼現在中國小城鎮被遺忘?1994年分稅制後,地方要解決財政問題,於是所有的城市都想辦法做大做強,你不做大做強就沒有稅收啊!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要招商引資。二線、三線城市,土地供給很充足,但在市中心一定要有幾十層的高樓大廈竪在那。公共服務本來是地方財政出的,地方財政沒有錢,就搞投資項目,幾億、幾十億往裡扔,扔進去就是GDP,收了稅之後一看,前面盲目投資造成了很大窟窿,財政反而更緊張,於是繼續往裡扔———這是個死循環。最後公共服務、道路建設、社區服務等都沒有了。所以中國的小城鎮就走了兩個方向:一部分尤其是政權所在地,主要是縣城,拼命做大做強,做成財政上的一個死結;其他剩下的小城鎮,就自生自滅,公共服務、公共設施建設根本沒人管。 

  中國要解放小城鎮,必須把這個結打開,必須在中小城鎮的治理結構上來一個重大的突破,徹底改變現有的財政約束和激勵機制。為此我認為,必須走小城鎮自治化的道路。 

  我們來看看歷史。歷史上,歐洲的自治化小城鎮,是資本主義萌芽的主要孕育地。我們知道,歐洲古代的封建社會和中國類似,國王、教會和封建領主占有土地,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上,騎士也是依附於領主的。為什麼歐洲可以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呢?專家對此有很多看法,其中一種就是說:歐洲當時有一樣東西是中國沒有的,就是大量私有化的、自治的小城鎮。例如某人很有錢、很有名望,買下一塊地來,但是買下來之後不代表你就可以自治,因為你還在領主的範圍內。就像現在中國你買了房子,但是市、縣政府照樣管你,居委會也能夠管你。那怎麼獲得自治呢?這個人直接到國王那兒去申領一份charter,意思是憲章,也可以叫章程,因為今天公司章程的概念就是從這裡面出來的。國王批准了這個章程,就像今天批准你成立一家公司一樣,這一塊土地就自治了,這裡面的人就是自由民,脫離領主的行政管轄了。這樣的自治體,是當時小城鎮的主要行政模式。小城鎮內部,大都實施類似集體股份的制度,而且城鎮的通用名稱就叫Corporation,今天這個詞就是“公司”。事實上,公司制度就是脫胎於歷史上這種自治型小城鎮的治理結構。今天,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小城鎮,一直到2006年還是叫公司。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這就是倫敦。倫敦核心城區至今仍保持著這種自治狀態。 

  這種自治型小城鎮後來又成為歐美開拓殖民地的重要形式。例如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北美所有的殖民地也都是這樣。它們既不是民主制度,也不是專制制度,而是政經合一的一種股份制的治理結構。它既是生產、貿易的基本單位,又保有軍隊,有權和當地政權訂立條約、開啟戰爭。了解美國歷史的人可能聽說過五月花號,五月花號開創的殖民地就是這種制度,一人一股,如果追加20英鎊投資可以多占一股。所以,這是一種將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和一份投資一票的資本制度結合了的混合體制,既照顧到每個個人的利益,又保障了資本利益。在一個特定歷史時期,它是極為先進的制度,是殖民經濟飛速發展的基本驅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