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臺灣拓展國際空間 協商勝硬闖

http://www.CRNTT.com   2009-05-01 11:35:13  


兩岸互信協商,促成今年臺灣成爲世衛觀察員。
  中評社香港5月1日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所長王高成今天的《聯合報》登出文章“參與國際,協商勝硬闖”。作者表示:“在現實國際情勢下,台灣欲在國際空間有所突破,仍須以改善兩岸關係為先,否則任憑台灣再怎麼努力,仍不可能成功。馬英九所謂的改善兩岸關係與台灣的國際參與是相輔相成,可創造出一些過去不曾出現的空間。” 文章内容如下:
 
  臺灣今年終於獲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馬英九特別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說明此次外交突破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他也宣示了台灣未來參與國際組織的策略調整。

  馬英九認為這次台灣能順利參與世衛大會,證明他所推動的活路外交及營造和諧善意兩岸關係的成功,未來爭取國際參與,將以“務實、彈性的態度,循序漸進,不宜躁進,也不宜有務實以外的目標”。馬英九所言甚符合兩岸當前情勢與國際趨勢。

  台灣此次能參與世衛大會,並非因大國政策有所轉變,或台灣突然受到各國關懷,而是因為兩岸關係有所轉圜,大陸不再阻擋台灣入會。可見在現實國際情勢下,台灣欲在國際空間有所突破,仍須以改善兩岸關係為先,否則任憑台灣再怎麼努力,仍不可能成功。馬英九所謂的改善兩岸關係與台灣的國際參與是相輔相成,可創造出一些過去不曾出現的空間,就是這個道理。

  循此一思維推論,臺灣未來參與國際組織的策略,不應以拉高聲調,硬衝硬闖為主,此一策略在扁政府八年期間不斷運用,台灣國際空間開拓卻毫無成果下,已可看出是不成功的作法。臺灣應採取務實的作法,在參與的形式及名稱保持彈性,以實質參與為優先,能讓台灣人民享受到實際利益。尤其是,我們必須與北京事先進行協商與溝通,在取得共識後方可能成功,在過程中建立兩岸的互信非常重要,否則在中國對台灣的動機有疑慮的情形下,台灣將難突破其外交封鎖。

  馬英九也提到國際趨勢是重視衛生、人道援助、貿易、交通、環保、人權、氣候變遷、永續生態等議題,這些皆是“人類安全”思維下關心的議題,也反映出冷戰結束後全球化盛行的影響,最近金融海嘯對於全球金融安全的衝擊,與H1N1新型流感對於全球人心造成的恐慌即可證明。因此,未來臺灣國際組織的參與,也應著重於負責處理此類人類安全議題的組織為主,不僅對於台灣百姓的生命與財產保障有助益,並且這些組織的政治敏感性較低,在兩岸關係緩和下,台灣要參加也較為容易。

  馬英九的談話,顯示他將採取有別於前政府以政治目的為主,以正面衝撞方式為之的策略。去年臺灣申請重返聯合國的訴求,便是以要求參與聯合國下的專門機構為主,今年應該仍會採取相同的作法。在馬政府務實彈性的作法下,未來臺灣參與國際功能組織的可能性將更為提升,台灣人民也將因此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