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南方朔:BOT 經濟學的秘密罪惡

http://www.CRNTT.com   2009-09-26 09:36:35  


台灣高鉄從一片讚揚聲中迅速傾斜
  中評社台北9月26日訊/台灣著名評論家南方朔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BOT 經濟學的秘密罪惡”。作者提出:“西方經濟學家炮製出它們的災難,台灣這邊亦然,過去廿年台灣鼓吹‘民營化’、‘BOT化’,已演變為今天這種有如噩夢般的結局,這難道不是經濟學和經濟政策另一種秘密的罪惡嗎?”文章内容如下:
 
  在金融海嘯後,各種泡沫都告破裂,而破裂聲最大的,可能就是“經濟學泡沫”了。以前在學術領域裡得盡風華的經濟學家,剎那間受盡人們的白眼。圈子裡也說,“經濟學要嘛就是毫無用處,甚至還是有害”。

  七月分第三周的“經濟學人”雜誌以“現代經濟學理論”為封面,儘管它是在為經濟學辯護,但它也不得不承認當代經濟學的失敗:如總體經濟學家對資產泡沫化問題漫不經心,金融學家整整卅年沉迷在“有效市場假設”裡,不去考慮流動性停滯和資產價格的下跌問題。經濟學家有太多盲點,危機就在盲點裡爆發!

             經濟學家 好說故事

  經濟學家從神壇上摔下來,就讓人想到當代主要經濟史和經濟修辭學家麥可克洛斯凱(Donald N. McCloskey)在《你是否如此聰明─經濟專家的敘述語法》一書裡所說的觀點:經濟學家和詩人或一般人相同,都是藉著專業、邏輯、比喻、故事,以經濟風格的敘述方式在說著可能為真但也可能為假的大型故事,經濟學家並不一定都是在說好或對的故事。麥可克洛斯凱後來變為女性黛德瑞(Deirdre McCloskey),她寫了一本小冊《經濟學的秘密罪惡》,她在書裡表示,經濟學家有著自大,對現實毫無好奇的熱情,不懂自己框框之外的事務,甚至連許多基本的方法論都不完整。黛德瑞早就在經濟學家頭上畫了一個大問號,現在已證明她畫的這個問號一點也沒有冤枉經濟學家的名聲。經濟學的論述裡總是不明言的宣稱經濟學家是在做對世界有益的事情,但這話並不盡然,他們經常也會替世界製造出災難,經濟學家要恢復他們的正面名聲,許多事情都還得從頭再來。

             BOT案 說得動人

  西方對經濟學家的名聲泡沫正在做反省,同樣性質的泡沫在我們社會裡不也亦然。在過去近廿年裡,台灣正處於民主化的初階段,台灣的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過去是“黨國資本主義”,是“特權官僚壟斷”:在這種時代氣氛下,西方放任主義的那些主張,如“私有化”或“民營化”、“公共事業BOT化”等主張遂告大盛。這些說法在當時的確是很動人的故事,也的確非常的“政治正確”,但好故事並不一定就是好福祉,“政治正確”也不必然就“經濟正確”。台灣民營化最主要的“二次金改”成了政商勾串,利益輸送的大型貪腐通道,這起醜聞仍在偵辦中。至於BOT問題,我們則看到:

             權責不清 弊端棲身

  (一)它在“官─民”的關係裡,創造出一個“不官不民,既官又民”的新領域。過去那種官與民分別要受到的管控約束的權責關係已在BOT前停下腳步,這種“新管理主義”已替新特權開啟了大門。由於它不再受到例行化的監督,它已不可能防弊,只能任由它變成爛攤子,只有到拖不下去時才被迫解決。

  (二)由於BOT造成權責不清,於是更大的無能與弊端都可棲息其間,高鐵高捷大巨蛋,北投纜車及南港展覽館等的BOT案都是例證。它等於公司財團透過掏空及剝削“國家”來剝削人民,一種更大的超級“雙重剝削”遂告形成。

  (三)在民主理論裡,過去的“官─民”體制有權有責有監督,而今在“官─民”之外多出了一個“不官不民,既官又民”的第三者權力主體,這已使得過去有權有責的互信基礎遭到瓦解,一種充滿了無力感的社會氣氛遂告出現。

               財團坐大 “國家”掏空

  我對BOT誰賺到了利益並不關心,而只是擔心BOT其實是財團與特權吞併了“國家”後,同時也瓦解了過去社會及政治運作的許多前提。整個“國家”已變得更不可思議,特權財團坐大,“國家”被掏空,這才更為嚴重。

  西方經濟學家炮製出它們的災難,台灣這邊亦然,過去廿年台灣鼓吹“民營化”、“BOT化”,已演變為今天這種有如噩夢般的結局,這難道不是經濟學和經濟政策另一種秘密的罪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