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請辭” 純屬政治炒作 | |
http://www.CRNTT.com 2009-12-11 11:52:21 |
早前,只為外地某拳壇五大高手惡言挑戰中國一個武術流派,使某位前輩名作家也動了氣,在其專欄文字上顯得憤憤不平,指拳壇高手過於盛氣凌人,指名道姓要該流派成立的有限公司董事長在擂台上見真章。觀乎其字裡行間,恨不得該流派派出猛威代表,直把對方打得狂風掃落葉方罷休。 及後,因該董事長表明不會應戰,理由是學武不是為了打鬥,只為宏揚武德。前輩名作家又好像恨得牙癢癢,以戲中對白為例“上擂台去打!打到有結果為止,站著的是贏,倒下的是輸,別的全是廢話”!又形容這番話斬釘截鐵,乾脆之極。復提及近期該流派對該拳術是勝多敗少,不無激動。言下之意,也許認為該流派應該接受挑戰,說打就打,打個痛快。其人愛恨分明,真情流露,非常可愛。 立法會席位輸不起 與此同時,有報章以大幅評論指出,該流派是不會接受對方挑戰的。原因是該派已註冊為有限公司,一切以商業行為作主導,又詳細列舉附近所有武術學校、武器製造及相關大小商號的營業數據、每年盈利,以及該地由鄉鎮發展為商業重鎮,今時不同往日,有關品牌牽涉到數以十萬計百姓的生計等。總之,分析結論就是該派“輸不起”,董事長拒打自有其因素,也是必然的事實。 當時,已感此番言論有些不確。原因如下: 不錯,已現代化的該流派確實牽涉龐大商業收益,但該拳術又何嘗不然?有關拳館數目在當地直如恆河沙數,每年拳賽、習拳學校及相關用品的商業收益,也是極為龐大的商業收益。還有,雖然該流派歷史悠久,但衍生作商業行為是始於中國改革開放之後;而該拳術在這方面的歷史,則肯定較該流派長遠得多,既得利益階層的隊伍更為龐大。所以,是否接受挑戰,商業行為並不是理由,相反,正因為了商業,有些時候需要更多炒作。 果然,及後該流派據稱已接受對方挑戰,派出散打高手迎戰對方五大高手,並同意比賽場地為“武林聖地”佛山。至此,傳媒方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商業炒作嗎?而前輩作家也枉動了真氣,而且,近年他所看到的中國散打勝該拳術,當中有部分比賽並不是真正較量,過江龍拳手不外為錢而已。以前香港也一度流行過這樣的情況,致令原本刺激的那種拳賽,竟逐漸失去觀眾的支持。但只要是有水準的拳賽,還是可以吸引大量觀眾進場的,然而炒作行為仍無可避免,即如這次外地拳手“惡言”中國武術般。 一辭再辭“一遲再遲” 拳壇如此,政壇更甚!像社民連早前發起的什麼“五區請辭”,實牙實齒,大鑼大鼓說要即時“請辭”,豈料不旋踵又彈弓手,說要待到秋後。說來說去,所謂“政治理念”只屬奪取更大利益的“商業行為”,社民連又豈甘心放棄現時手上的利益?須知辭了立法會席位,真的不能回來怎麼辦,豈非偷雞不著蝕把米? 而且,別說是反對派內矛盾重重,就是社民連內也各懷鬼胎,要不就沒有陳偉業涉及“醜聞”,內部也不予譴責了。可以預計,社民連將繼續撐住“五區請辭”這塊招牌,但總有諸多藉口,一辭再辭變作“一遲再遲”,直到人們早已忘記他們為止,但表面上的慷慨激昂,則肯定繼續演出,繼續炒作下去。 真正俠義之風,還數往昔風華值得緬懷,仍記上世紀五十年代,太極吳公儀與白鶴陳克夫,雙方都有真功夫,俱為一代宗師,而且說打就打,毫不含糊,香港受港英殖民管治不批准這種對打嗎?就移師到澳門,打正旗號為九龍石硤尾大火災民慈善籌款。吳陳盡顯熱血男兒本色。今日觀乎當年比賽片段,拳是吳公儀稍勝,腳則陳克夫為佳,幸而何賢先生處理恰到好處,判為不勝不和不負,吳陳仁人俠氣,個人恩怨盡化善舉,義薄雲天,後輩景仰。 吳公儀已過世了,而陳克夫則在一九九七年回歸前尚接受電子傳媒訪問,當時年紀已不輕。在下早前遊澳門,見其司打口舊館址仍在,但不知仍在行醫授徒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