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房地產利益主宰香港 問題很大

http://www.CRNTT.com   2010-05-27 00:35:01  


房地產利益已經成了香港的主宰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在《中國評論》月刊五月號發表專文《回復香港的流動性》。作者表示:“房地產利益,造成了香港社會的不公,和流動性下降。它更擠走了中小企業和小商販的生存空間,窒息了香港經濟活力。”“問題的關鍵在於今天房地產利益已經成了香港的主宰,特區政府失卻了平衡各界利益的能力和地位。”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的社會的流動問題

  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之下,國家之間的貧富懸殊拉近,但在國家和地區社會內部,收入不均卻有加劇的傾向。日本一本暢銷書《下流社會》(注1),作者三浦展提出中產階級的分崩離析,中產階級向下流動的走向。另外一本由日本著名策劃大師大前研一著的《M型社會》,更形象地認為社會收入分佈由一個鐘型過度為M型(注2)。這個問題,在香港也逐漸顯著,最常見的說法是回歸10年,香港人均GDP上升了,但家庭收入中位數不升反跌。社會流動性的問題,最近在立法會中展開動議辯論,在特區政府的策略發展委員會中,也就此作專輯討論。特區政府根據幾份本地學者的研究報告,認為香港仍然是一個具有相當社會流動性和提升個人社會階層的城市;但卻承認社會不平等,會妨礙底下階層往上流動(注3)。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想先厘定一些概念。首先,社會流動問題基本上只指向下流動,或者缺乏向上流動的問題,因為向上流動根本就不是問題。這樣一擺,就很清楚這是一個主觀問題,我們主觀上要求社會有足夠往上流動的機制和機會。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越不均,中產階級越收縮,從下往上流動的機會便會越窄;因此,流動性問題和社會不公,其實只是一個錢幣的兩面。社會不公是有很多數字反映的客觀現實,而社會流動性則是一種難以具體捉摸的感受和對前景的判斷和反應。事後的研究,是無助解決當前的感受的。社會不公長期化,或者有惡化的傾向,自然阻礙向上流動,引起恐懼。對當事人來說,這些感受是真實的,而政治就是感受,因而轉化為政治問題。當然,在經濟增長緩慢,而貧富懸殊擴張的情況下,流動性問題就更加突出。而這正正就是香港當前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