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常修澤:民營經濟發展需翻越三座大山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21 08:49:02 |
第一條路徑,向民間資本開放“管理外包”。民營企業組建高質量的管理團隊,去分包國有企業的管理權,就像現在酒店管理公司一樣,雖不動國有企業的所有權關係,但通過“管理外包”滲透進去。 第二條路徑,民間資本收購壟斷性行業的經營權。也不動國有企業的所有權關係,但通過“經營權變革”進入壟斷行業。 第三條路徑,瞄准壟斷性行業的特許經營權。結合中國的實踐,實施特許權經營制,實質上是由民營企業與政府公共服務部門簽訂合同,在合同期限內,民營企業經營公共服務部門業務,獲得收益,並承擔商業風險以及相應的維護性投資之責任。 第四條路徑,向非公有企業轉讓部分股份,使其“參股”經營,這雖觸及國有企業部分所有權關係,但限定在“參股”範圍。 第五條路徑,向非公有企業整體或大部分出售,使其獨資或控股經營。當前,壟斷性行業雖然有非公資本進入,但總的看,規模還是偏小,下一步應進一步擴大股份制的規模,在增量資產和存量資產兩個方面加大產權制度改革的力度。不一定限定在“參股”範圍,也可在一定範圍觸及國有企業控股問題,民營資本以全資的身份進入國有壟斷行業或成立自己的企業。 上述五條路徑,可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地使民營資本進入壟斷性行業。 第二個問題,關於如何促進民營企業由“投資驅動型”向“創新———創意驅動型”拓展問題。 在民營資本進入問題上,還有另一個思路,就是幫助民營企業由傳統的“投資驅動型”向“創新———創意驅動型” 拓展。 在當代,技術創新及產業創意已成世界民營企業發展的一股潮流。台灣有一個企業在大陸的發展情況很有典型意義,就是法蘭瓷公司的模式。在該公司產品整個價值結構中,傳統的物料成本、折舊成本、人工成本等等,大約只占10%,而90%是創意價值。大陸的中小企業發展,怎麼能夠在發展製造業的同時,向創新和創意這個領域發展? 現在我們面臨一個歷史性的尷尬,中國雖然是一個“加工大國”,卻是一個“創新小國”。國際上通常將研究與試驗發展(R & D )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的國家稱為“創新型國家”,而中國2009年的這一比重僅為1.62%。過去30年,我們給外部的一個印象是“世界工廠”,就技術而言,自主創新不足。以2007年的數據為例,PC T (三方專利),美國是5.2萬件,中國只有0.54萬件。同時,與工業化相關的研發、設計、金融、物流等服務業支撐不足,距離新型工業化還有較長的路程。 為此,必須提高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基礎在於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應建立良好的培養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機制。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