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曹禺在最后的日子里 | |
http://www.CRNTT.com 2010-09-28 13:18:23 |
最后一个月圆夜 曹禺师曾经为巴金老写过一首诗—— “文章千古事,巴金是我师。 探索追沧海,真言若磐石。 落笔岂随笔,剖心执火炬。 相识六十载,白头更坦直。 匆匆几回聚,悠悠梦寐思。” 曹禺师19岁,刚刚进入清华大学,便一头钻进了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那些丰富的书籍和画册,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在五年大学生涯里,他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剧作《雷雨》。一个偶然的机会,巴金老从上海来到北平。当时,他和郑振铎、靳以在三座门14号筹办《文学季刊》。曹禺师把完成的《雷雨》稿子交给了靳以,但靳以把此事忘到了脑后。夜晚,巴金老临睡觉以前想找点东西看看,便很随意地翻到了《雷雨》的稿子。巴金老说:“在南屋客厅旁那间用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就像从前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一样,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但是落泪之后我感到一阵舒畅,而且我还感到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身体內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精力。《雷雨》是这样感动过我。”接下来,经过巴金老的热情推荐,《文学季刊》破例在一期全文刊载了《雷雨》,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第二年开始,《雷雨》就在日本和中国的舞台上正式演出了。自然,也就决定了曹禺师的人生道路和命运,这也成为一直传颂至今的文坛佳话。后来,在短短的6年中,曹禺师先后写出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批震撼人心的作品,而且每部作品背後都蕴藏着巴金老的辛劳和友情,他既是每部作品的最初读者,又经过他的手把作品一部部地奉献到读者面前。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