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陳平原:北大中文系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0-10-10 09:59:06  


 
   社會認知 要相對脫離一時一地的就業市場

  新京報:學科就業率應該也算是學生報考時的一個重要參考。溫儒敏教授(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曾說,“文氣”應該是中文系學生的強項。您認為“文氣”是中文學科的優勢所在嗎,為什麼?相對於其他學科,中文系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陳平原:中文系學生的競爭力,用一句話說,那就是“厚積薄發”。因我們的課程設計全面,注重基礎訓練,要求同學潛心讀書,避免過早介入實務層面。因此,一旦進入實際工作,上手也許不是最快,但後勁肯定很足,發展前景比較廣闊。

  當然,正如溫儒敏教授說的,“會寫文章”也是中文系學生的一大特長。只是這里所說的“文章”,包括文學創作,也包括學術論文,還有一般性寫作。因北大中文系本科畢業生80%進了研究院,故對學術論文的強調更多一點。

  新京報:作為中文系主任,您怎麼看待和解決中文系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換句話說,一個高中生在高考後,面臨著多個學科的選擇,您認為最值得他選擇中文系的理由是什麼?

  陳平原:六年前我寫過《我看“大學生就業難”》,大意是說,大學擴招,專家們大都主張應注意專業對口。這一點,我不無疑慮。

  如果原本就是以技能訓練為中心,這樣的學校容易與就業市場對上口;可又講提高學術水準,又提瞄准市場需要,這“口”到底該怎麼“對”?

  在我看來,與其在研究型大學里增設許多實用專業,弄得不倫不類,還不如放手一搏,相對脫離一時一地的就業市場。這里的基本假設是:社會需求瞬息萬變,大學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專業設置過於追隨市場,很容易變成明日黃花。學得姿勢優美的屠龍術,沒有用武之地,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強身健體。

  新京報:現在,這個“預言”真的實現了。

  陳平原:對。2010年5月5日《文匯報》上有一篇《工商管理:“熱門”專業風光不再》,說根據調查,十個失業率最高的專業包括工商管理、計算機、法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熱門專業”。

  在我看來,中文系這樣的長線專業,沒有大紅大紫,也不會大起大落。並非北大情況特殊,去年在杭州的全國重點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會上,我問了一下,大家都有這個感覺。

  新京報:我們還是以招生為例來談談吧。

  陳平原:上世紀八十年代,北大中文系學生中,各省市文科第一名的很不少;九十年代以後,家長都希望孩子念能賺大錢的院系,中文系風光不再。可最近幾年,情況又有變化,開始有各省市文科第一名報考北大中文系。今年我們總共招了四名各省市文科第一名(北京、新疆、內蒙古、雲南),讓很多人跌破眼鏡。

   新京報:您以前似乎並不看重大家所說的“狀元”?

  陳平原:不是說第一名就比第二、第三好很多,那只是一個象徵意義,代表社會上開始重新看好中文系。我稍做分析,成績頂尖而願意選擇北大中文系的,大都是大城市的孩子(如北京、上海)。

  新京報:為什麼?

  陳平原:一是視野比較開闊,二是家庭相對富裕,故更多地考慮個人興趣而不是就業前景。

  因此,我有個大膽判斷:隨著中國人日漸“小康”,中文系等人文學科,開始“觸底反彈”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