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處理學術不端爭議複旦立了個樣板

http://www.CRNTT.com   2011-01-14 10:06:13  


 
  值得注意的是,1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全文發布,其中,“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設現代大學制度”,就是重要的專項改革試點內容之一。

  北京大學等26所部屬高校試點推動建立健全大學章程,完善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實質就是探索行政權和學術權分離,推進學術自治和教授治校的大學管理制度。我們希望這一改革試點,能在高校內建立其學術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屆時,復旦大學的調查模式自會成為今後處理類似事件的樣板。

延伸閱讀:學術爭端何妨多些“開胸驗肺”(2011年1月14日 《京華時報》 姜泓冰)

  摘要: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處理朱學勤博士論文一案,算是為學術爭議的解決開了個好頭,具有一定的樣本意義。但願,它能為學術問題解決、學術風氣的端肅提供轉機。

  知名學者、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被指博士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在沉寂數月之後重新進入公眾視線。當年為其頒出博士文憑的母校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出面,公布了他們歷時數月展開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朱文在學術規範上存在失注、將間接引文當成直接引文等一些問題,但抄襲剽竊的指控不能成立。

  身在學術界之外,並不想對由七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複旦學術規範委員會得出的調查結論多做分析與評判。而這一調查結論公布之後,是否又會引起新一輪的質疑與爭論,目前還不得而知。

  但至少在過去的幾個月間,由於學術機構調查程序的啟動,作為當事人的朱學勤採取了沉默等待的態度,原本因學術界的派系意氣、江湖恩怨等緣由,一開始就顯得頗為糾結纏繞、有明顯情緒化、打口水仗傾向的學術案件,很快便歸於安靜。這樣的安靜和理性,可以讓社會大眾少受一點擾攘,讓學者們得以更多安坐書齋裡,潛心治學,而不是在衝動輕率的評詆中逐漸偏離了學術爭議的本原,失了為學者的尊嚴。

  說到近些年來中國的學術風氣,曾有人引用李清照詞諷刺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學術成果造假,學術論文或平庸注水或剽竊失範,這類現象屢見不鮮,以至於許多高校、科研機構在評審論文時紛紛啟用了比對程序,以防魚目混珠。不少高校、科研機構都已設立學術規範委員會,不過迄今,這些組織的使命,更多是針對屬下員工、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予以內部監督而非公開回應。對於近年來社會影響頗大的質疑名家學術造假、抄襲等案件,似乎少有主動站出來主持公道的。

  在國家層面上,似乎也缺乏清晰、通暢、具有公信力的組織,來監督、調查、懲處舞弊者。於是乎,汪輝涉嫌抄襲案,要驚動眾多海外學者聯名為其學術清白作擔保,一時成了論戰;肖傳國的“肖氏反射弧”被方舟子質疑引來爭吵糾纏,除落選院士外,並未影響到他的大學任職與經營,最後終於淪落到以斯文喪盡的雇凶傷人手段尋求解決。多數“學術打假”案,要麼只能訴諸司法,要麼在種種潛規則與人情世故之下,不了了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