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戰前伊拉克:薩達姆的偽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11-01-17 10:03:39  


 
自以為是的擴張 
 
  阿拉伯各國有著共同的語言、文化和宗教,歷史上也曾經是一個整體。13世紀後,曾在世界上“光彩奪目”的阿拉伯民族被異族征服。在此後數百年爭取民族尊嚴和獨立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以爭取阿拉伯統一和復興為核心的“泛阿拉伯主義”。“泛阿拉伯主義”後來成為一面旗幟,許多人都在利用它實現著各自不同的政治目的。 
 
  薩達姆高舉“泛阿拉伯主義”企圖統一阿拉伯世界,發動兩伊戰爭拖垮經濟 

   石油國有化帶來的財富讓薩達姆“胸懷大志”,他的目標是做新時代的薩拉丁,當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領袖。薩達姆對阿拉伯民族在戰後分立了22個國家的現狀極為不滿,高高舉起了“泛阿拉伯主義”的旗幟。

  1980年9月,在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的第二年發動兩伊戰爭,長達8年的戰爭讓軍人和平民的傷亡總數達40萬,經濟損失則高達2000多億美元。國內通貨膨脹率高達45%,兩伊戰爭徹底拖垮了伊拉克經濟。
 
  兩伊戰爭讓300億外匯儲備變800億美元外債,而100萬正規軍仍裝備精良 

  兩伊戰爭並沒能給薩達姆帶來“榮譽和夢想”。戰前有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一仗下來,竟欠下了800億美元的外債。儘管兩伊戰爭使伊拉克經濟凋敝、元氣大傷,但經過戰火洗禮的伊拉克軍隊卻更加“強大”。

  人數多達100萬的正規軍使得伊拉克成為中東“當之無愧”的頭號軍事大國,其軍隊人數居世界第四。凋敝的經濟與強大的軍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衣衫襤褸的窮光蛋拿著先進的衝鋒槍,為了活路要麼賣槍掉換糧食,要麼持搶搶劫,薩達姆選擇了後者 

  有人把此時的伊拉克形容為:一個衣衫襤褸、饑腸轆轆的窮光蛋,手裡拿著一挺先進的衝鋒槍。為了活路,他有兩種選擇,要麼把槍賣掉換取衣服和糧食,要麼持搶搶劫。薩達姆選擇了後者。兩伊戰爭結束剛剛兩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當時科威特有8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海外資產逾千億美元,還有每年近百億美元的石油收入。吞並科威特能讓薩達姆獲得巨額的重建資金,重振被兩伊戰爭拖垮的經濟。窮兵黷武使得海灣戰爭爆發,最終導致了薩達姆王朝的覆滅。

伊拉克特別法庭指控薩達姆七宗罪 
 
  1.在1974年殺害宗教人士 1974年5名伊斯蘭教活動者被殺,數百人被捕。其後10年中,被殺的宗教人士和參加起義的什葉派教徒估計在1000到3000人之間。 

  2.過去30年裡殺害復興黨成員 在1979年擔任總統、從形式上正式取得復興黨控制權後的幾周內,扣押許多復興黨領導人的家屬做人質,迫使他們自認有罪,並隨即將其處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