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82歲敢死隊老兵抗強拆記

http://www.CRNTT.com   2011-01-24 14:03:43  


 
誰是“強拆”者?

  拆遷人究竟是誰?在11日的官方回應中並未提及。

  但在人們的猜測中,綠都佳苑工程的開發公司首先被懷疑。據當地人介紹,開發這片地塊的公司是濱湖綠都置業有限公司。可17日,當記者致電濱海縣委宣傳部咨詢“濱湖綠都置業有限公司是否與此事有關”時,該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只是提到,該塊土地確實為該房產有限公司拍得,但並不清楚該公司是否和強拆有關。

  另外,在劉太香老人看來,通過現場“繳獲”的挖掘機上的兩個手機號碼,警方應該很快就能掌握線索。17日,記者就此電話詢問濱海縣警方,後者稱具體情況尚在調查中。

  儘管具體的“強拆者”暫時還未得知,但是,同中國其他地方發生的強拆一樣,真正催生“強拆”故事不斷上演的是中國日益高企的房地產市場以及有待完善的市場拆遷法則。

  趕到濱海的第一天,記者就發現這個城市正在展開一場“造城”運動。一棟棟新蓋的高樓拔地而起,道路旁邊亦是數不盡的基建塔吊。房價也是一路高漲,均價從2006年前後的1000元上漲到現在的3500元-4000元左右。

  “別看我們濱海城小,有錢人可不少。”13日,正在原劉太香老人家附近綠都佳苑施工的一位建築工人說。這位工人告訴記者,綠都佳苑首期只有60套房子,但是預訂房子的卻來了600多戶,“沒有關係的肯定排不上。”

  新拆遷條例遲遲未能面市,尤其是關於“征用”或“徵收”之後的補償標準難題,同樣是導致強拆事件多有發生的原因。事實上,如今拆遷當中“引發矛盾衝突最多的即是補償不到位的問題”。

  譬如,在2010年12月31日結束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第二次公開徵求意見中,我們就發現關於補償標準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大家失地失房以後,僅拿到幾萬元的補助,他們後續的保障,比如說養老、社保、醫療這些也沒有跟上,拆遷中的矛盾怎麼可能不尖銳?”中國政法大學房地產專家符啟林就此指出,“儘管土地價值的評估可能是一個操作上的難題,但只補償房屋價值並不公平,合理的做法是補償土地使用權的剩餘年限。”

新聞動態

  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草案)》規定,取消行政強制拆遷,被徵收人超過規定期限不搬遷的,由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該條例草案規定,對被徵收人的補償包括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搬遷與臨時安置補償、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和補助、獎勵。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該條例草案對徵收程序也做出規定,擴大公眾參與程度,徵收補償方案要徵求公眾意見,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還要組織聽證會並修改方案。政府做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作者:嚴友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