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2萬港幣捂不住逼購亂象

http://www.CRNTT.com   2011-02-11 10:35:10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訊/大年初三,香港女導游與內地遊客發生爭鬥,導火索依然是飽受詬病的“逼購”。第二天,當事遊客透過律師聲稱純屬誤會,很滿意導游及旅行社的服務。據稱,旅行社拿了12萬港元“封口”。事件的真相依然撲朔迷離,“逼購”的極端案例卻並不少見。去年7月,“惡女珍”多番謾罵遊客不購物的視頻流傳開來,5月,前乒乓球國手因拒絕購物與導游發生爭執時心臟病發作死亡。是時候了,對這種侵犯人身權利的做法堅決說不。

  □ 平息事件的心態可以理解,“逼購”的痼疾需要正視

  事態擴大對誰也沒好處,迅速達成和解

  導游方面,她被媒體看作“翻版阿珍”,當初“惡女珍”千夫所指的境遇可不好受,還是早作了斷、大事化小為妙。旅行社方面,“在我們的記錄上是有違規個案的”,而且,香港旅遊業“十大指引”剛剛開始施行,可別被拿來祭旗。至於當事遊客,也面臨一些不利的證言,有人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還有人說他首先動手。而且,知情人士指出,他是內地的公務員,在法庭工作,未必樂意把自己暴露在公眾面前。因此,雖然一度激動地向媒體展示頸上傷痕,並揚言要告上法庭,但很快表示“圓滿結束”。

  個案可以“圓滿結束”,“逼購”潛規則不容姑息

  去年的“導游門”並未降低內地遊客前往香港的熱情,訪港客人2240多萬人次,同比增加近30%。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許下願望:“希望‘阿珍事件’永不再發生。”本次風波的發生,早早地擊碎了這個夢想,也說明了“逼購”頑疾之重,決非一朝一夕可根治。有識之士指出,“不要小看‘阿珍事件’、‘阿蓉事件’,一點一滴的侵蝕會傷及香港的根基,幾代人積累起來的‘購物天堂’美稱將來有可能不再存在。”

  境內的“逼購”也許更加泛濫

  “還當什麼導游,當導購得了!”“逼購”不僅僅發生在境外游,境內游也許更加泛濫,以至於,只要不太過火,“大部分遊客也能理解導游的難處,一般會配合導游的工作。”早在2007年,北京市就準備禁止“逼購”,同時又承認,短期內“逼購”不會徹底消失,畢竟這是涉及到整個旅遊機制的問題。放眼整個“逼購”產業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運作機制,不止境內旅客,來自各地的境外旅客,也被分門別類,成為“逼購”的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