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胡鞍鋼:構建中國國民幸福指數

http://www.CRNTT.com   2011-02-26 08:57:11  


提出構建國民幸福指數,不僅為了更全面地衡量中國小康社會發展,也是提出一種新型的“政績觀”,即“發展旨在提高國民幸福水平”的政績觀。
  中評社北京2月26日訊/日前,和訊網刊登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文章,對構建中國國民幸福指數進行探討。全文如下。

   一、發展與發展的測度

  文章稱,二戰以後,GDP逐步成為國際通用的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指標。隨著人們對發展認識的深入以及GDP所固有的局限性(例如GDP沒有反映國民收入分配以及環境損失),90年代以來國際組織開始利用復合指數衡量發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帝亞森提出,自由的擴展是發展的首要目的和主要手段,他所發明的人類發展指數(HDI)成為重要的衡量發展的指數,涵蓋健康水平、教育成就和實際人均GDP三個方面,體現了經濟發展應與人力的發展相結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從1990年開始利用HDI代替GNP作為衡量發展的指標。此外,1995年世界銀行又提出了綠色GDP核算體系來衡量一國或地區的真實國民財富。該核算是在傳統GDP核算的基礎上扣除了自然資源枯竭以及環境損失,體現了要重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對於發展的測度隨著人們對發展認識的深入而不斷完善。當前,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逐步成為國際上衡量發展的新探索。該指數最早於1970年由不丹國王提出的。當時的不丹國王認為,政府施政應該以實現幸福為目標,注重物質和精神的平衡發展。基於此,不丹政府把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視為國家發展的四大支柱。

  時至今日,“國民幸福指數”這一概念逐漸得到國際認同。例如,2008年,法國總統薩科齊組建了一個專家組,成員包括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 斯蒂格里茨和阿馬蒂亞 森等在內的20多名世界知名專家,進行了一項名為“幸福與測度經濟進步”(Happiness and Measuring Economic Progress)的研究。該項研究認為應當對國民經濟核算方式進行改革,將國民主觀幸福感納入衡量經濟表現的指標,以主觀幸福程度、生活質量及收入分配等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