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的震災與地震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3-20 09:05:51  


 
  3月11日東北大地震發生之際,日本政壇也在發生一場政治地震。3月6日外相前原誠司因政治獻金問題辭職,成為菅直人內閣第三位辭職的高官。繼而,菅直人本人也因為政治獻金問題受到追究,政權岌岌可危。實際上,前原誠司接受的5萬日元政治獻金合人民幣不足4000元,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只夠大款請兩次客。菅直人2006-2009年四年間接受的來源有問題的政治獻金也只有104萬日元。但是,國民對於廉潔高效的政府的要求,不允許官員有任何違反規則的行為。

  由於日本政府保持著廉潔、高效的工作狀態,所以儘管2001年以來日本首相換了6位,外相換了9位,但國家機器依然能夠正常運轉,社會安定沒有受到影響。菅內閣的工作效率,也體現在這次震災發生後對於核電站的及時處理。災害發生的第二天曾有中國媒體提出疑問,認為日本政府似乎過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核電站而相對忽視了對災民的救助。這顯然有些“不知輕重”,也不了解地震、海嘯過後災區的實際情況。現在,核電站問題日益嚴重、幾乎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可見當初日本政府判斷的準確。核電站最終會造成怎樣的問題,現在難以推測,但是有一點可以相信,日本政府能夠做出最妥善的處理,把災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做出這種判斷的根據是二戰後日本對於遭原子彈襲擊的廣島的建設。他們國內的問題,他們會認真對待。

  “應急政治”的另一特征,是災難發生之後政治給抗災讓路。這次日本政治家也是這樣做的。11日震災發生,政界對於菅的追究便立即終止,並在某些有爭議的問題上達成妥協,以共同應對災難。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菅直人能夠徹底逃脫。一旦震災過去,反對派會“舊事重提”。日本左翼人士對於昭和天皇戰爭責任的追究,就一直持續到現在。

  “無常”與“凄美”

  地震、海嘯等作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無疑會影響到日本人的美學觀念。富士山是日本的符號之一,日本人喜歡富士山並以之為自豪、譽之曰“神山”。富士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噴發與地震有關,一座休眠的火山已經不再危險,才能成為審美對象。更重要的是,噴發造成的梯形山體能夠給人一種穩定感。對於恐懼於地震時那種山搖地動的恐懼的人來說,富士山梯形山體的穩定感是一種補償。這種美感可以命名為“梯形美”。日本人是喜歡相撲的,相撲大力士的社會地位很高。叉著兩條腿、巍然站立在土俵上的大力士,給人的也是一種梯形的穩定感。或許日本人對於相撲運動的喜愛之中也隱含著對於“穩定”的渴望。在現在日本的建築中,同樣可以發現“梯形美”。我注意到日本城市的不少建築是梯形的,有的居民樓最上面的若干層是逐層往當中收縮,最高層的面積最小。這是為了在地震發生、樓體晃動時減輕上面的重量,使建築物免於受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