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我們為什麼樂於相信“謠鹽”?

http://www.CRNTT.com   2011-03-21 09:44:24  


“謠言的產生有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故事主題必須對傳謠者和聽謠者有某種重要性;第二,事實必須被某種模糊性掩蓋起來。” ——奧爾波特和波斯特曼,《謠言心理學》
謠言 = 問題重要性 × 事實模糊性 (奧爾波特和波斯特曼,2003年)
 
不是中國人太愚昧,是謠言太“可信”
   
  聰明人也可能信謠,謠言與自身關係越大越多人相信

  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陳傑人發表的文章《哄搶碘鹽的背後》,排在了刊登網站當日點擊率前三名。他在文中指出,一個依據常識就可以做出理性判斷的事情發酵成瘋搶鹽,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人習慣於從眾,而不是獨立思考”。這句話立刻引起了反駁,在遠隔重洋的美國,自15日起也出現了碘化鉀藥片脫銷的情況。看來,害怕輻射的還有一貫以獨立思考著稱的美國人。 

  《華爾街日報》報道列舉了一名21歲的大學生Michael Zeng,他表示“跟著多數人走總是沒錯的”。這種觀點被很多人認同,但搶購並不僅與“素質”有關。傳播學理論認為,謠言是一種主觀情感狀態的投射,而謠言能否被傳播,首先取決於它能否引起人們的共同興趣;或者更簡單地說,取決於它跟你本人有多大聯繫。2008年的搶購板藍根、以及這一次的“搶鹽潮”,背後的邏輯都相似:這件事關乎到我的生老病死,我為什麼不能選擇相信呢? 

不是不信科學,是“以防萬一”   
   
  後果越嚴重越想信謠,不求收益最大、但求遺憾最小

  謠言往往是“參照當前時事、旨在使人相信的命題”(Knapp,1944),它通常未經證實,而且缺乏具體事實。然而,你不一定要了解裡面的邏輯,但仍可以選擇相信謠言而“跟風”。跟風無疑助長了謠言的傳播(它讓謠言顯得更加可信),但你可能也承認,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很多搶購者不見得不懂個中的科學道理,但依然會有“大家買、我也買一點”的想法。

  法國社會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曾解釋過,大多數時候,群體是不受推理影響的,他們常常只認同簡單的觀念而不是邏輯推理。哪怕你能擺出大體嚴密的論證步驟,也不會輕易改變人們的信念(想想宗教迷信在過去2000多年來多麼頑強,它們經常連最簡單的邏輯都不符)。相對於感情,理性經常是蒼白無力的。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尤其當相信謠言的成本比不信的(可能)後果小得多的時候,我們總傾向於選擇前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