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閻學通:中國行為的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1-04-02 11:20:55  


 
傳統思想開始影響決策思維 

  目前,中國學派的影響力似乎局限在官方的聲明層面,而傳統主義者則逐漸對政策發揮了影響。例如,中國政府在利比亞危機中一如既往地重申了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外交原則,但卻接受了聯合國對卡達菲政府的制裁決議。 

  此外,中國還派出了一艘軍艦和4架軍用飛機赴地中海,協助3萬5860名中國公民,和2100名其他國家的人民撤離利比亞。這是中國第一次將其海軍實力投射到如此遠的地方。這與儒家的理念是一致的,即將道義作為制定對外政策的首要標準,而不是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將經濟利益視為外交政策的唯一動力。 

  早期的儒家思想家著述時,身處的是諸多小國殘酷地爭奪領土的政治環境。對他們來說,政治實力是國際實力的關鍵,而政治實力的核心則是有道義的政治領導。他們認為,統治者應盡可能依據道義規範行事。任何王者都應從整個世界的角度考慮政策,而不只是一個國家的人民。 

  因此,孔子思想的最大繼承者孟子認為,王者應當懲罰那些在本國施行暴政的統治者。他認為,不顧道義而主要仰仗軍事或經濟實力來維持統治的君主,是不可能長期屹立於國際舞台上的。 

  中國雖然正在全球設立孔子學院,但中國傳統政治哲學在決策中,卻並不時常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中國這次對利比亞的政策,同以往的政策大有不同,它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但我們不能排除傳統思想在可見的未來,成為中國外交政策圈的主流思想。基辛格曾對筆者說,他認為中國的傳統思想,將比任何外來的意識形態(例如馬克思主義或者自由主義),都更可能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主導思想。

  內政是影響一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在最近閉幕的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在政策討論中聽到最多的詞,是突然間取代“經濟發展”成為官方教條的“幸福”。這個變化也可能預示著中國外交政策在未來可能進行調整,因為“幸福”一詞在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出現的次數,要遠高於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 

  早期儒家思想家認為,統治者的核心任務是提高民眾福祉,其本質是基於生活的道義。由於貧窮阻礙了道義的行為,因此他們認為國家應致力於消除貧困。但是,孔子及其追隨者是唾棄為求經濟發展,而罔顧道義的治國理念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