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入選“非遺”:古琴、昆曲和香

http://www.CRNTT.com   2011-04-28 14:10:09  


 
  當然,爭相報名的原因不僅是老師大牌,學費適中也是頗為吸引人的地方。據悉,京昆中心上下半年各辦學一次,每次以14節課為一學期,每人收費僅人民幣660元。教學完成,還會在京劇院、昆劇團甚至八號橋創意園區等時尚場所舉辦一次盛大的“結業典禮”,最優秀的學員可以享受化妝彩唱登台,過把癮的專業待遇。“每年教下來可以還結識不少好朋友,結業典禮後,我們甚至還會相約去KTV唱歌,狂歡一把,真的很開心。”在張頲眼里,昆劇不再是年輕人的隔閡,卻變成共同愛好的話題,搭建起師生間戲里戲外的緣分。“前不久我的一個學生大學畢業去某出版社面試,小姑娘一上來就對考官侃侃而談昆劇藝術,令人刮目相看,沒多久就收到錄用通知啦!我作為老師,也為她感到高興呢!”

  堂會開到飯店里

  昆曲藝術,不僅是古代文人雅士、豪門貴戚所賞玩的舞台藝術,也曾出現過“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的大規模群眾參與的熱鬧場面。然而,時過境遷,隨著它在當代的逐漸衰頽,它被不可爭議地貼上“小眾”標簽。然而,不過短短幾年,世風忽又一變,看昆曲、說昆曲、唱昆曲,居然成了標榜品位、張揚個性的一個標誌!真令人匪夷所思。更有甚者,昆劇還成了豪華宴會、高檔會所彰顯獨特品味的手段。

  曾經,某高級茶館里傳出一陣弦索叮咚,評彈的軟糯嗲成為營造江南味道必不可少的“味精”。如今,但凡想要體現一把“主雅客來勤”,不動一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顯然就很不給力了。觥籌交錯間,盤碟頻換時,一曲水磨調拿出來“磨一磨”,唱不完的《游園》,演不夠的《驚夢》,堂會唱到飯店里,一下子這餐飯也仿佛高雅化,貴族化了,不再是“食色性也”的物質問題,此時此刻,“非物質”似乎更重要。

  在浦東的“明堂”,在古北的“名豪”,這類昆劇與美食相結合的活動逐漸形成規模,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一次。品鑒紅酒,不再配西洋歌劇,來段昆曲也很好;吃塊牛排,不要什麼貝多芬,笛子吹吹《小放牛》也不錯……這是文化與藝術的結合,是物質與精神的會餐。

  “我想這也是一種推廣和普及吧。”昆劇名家林繼凡是“名豪.昆劇鑒賞”的策劃者與藝術總監。別看老先生年近古稀,腦子卻一點也不保守。“餐廳老板有眼光,自從他看了一次我演的昆劇,就覺得昆劇的品位與他的飯店所追求的優雅格調很相似,於是邀請我來做這麼件事。我覺得這想法真不錯,就答應了。”在林繼凡看來,任何優秀的藝術終究是需要推向觀眾,推向市場的。昆劇堂會進飯店,沒什麼可不可以。

  “不要以為我在媚俗,我也很有講究的,特別規定在賓客用餐的時候不演,要看一定是在餐前欣賞,要不然太不尊重這門藝術了。由於飯店提供的場地不可能很大,我們也要做相應的精簡,請青年演員演出折子戲片斷,穿插一些優美的昆劇曲牌,力求盡善盡美。”除了以上幾點,林繼凡還與餐廳老板達成協議,不定時舉辦活動,有可能是每周一次,也有可能一月一次,根據顧客需要決定。“上星期剛舉辦了一次,一位挺有名的裝飾畫家過50歲生日,他曾經也來參加過這裡的活動,這次特別關照生日宴會要請朋友們看昆劇。那天名流雲集,演出效果也非常好。”

  事實上,這類融合飲食、雅集與堂會為一體的演出方式由來已久。遠的不說,當代幾位聞名遐邇的畫壇泰鬥——謝稚柳、程十發、陳佩秋、戴敦邦等,就常常在每個周末的下午邀請名家名角兒來家中唱曲雅集,歡聚過後,晚上必是一頓體貼的家宴。如今,這種習慣仍保留在蘇州畫家葉放的“南石皮記”雅集之中。葉放在自家畫室的後園叠山引水,種花栽樹,建亭造橋,就在這一派古典優雅的現代江南園林之中,不僅推出了各個時期當令的時鮮江南佳肴家宴,還曾把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原封不動搬演上真山真水的亭台水榭之中,連續演了三個晚上,堪稱美不勝收。當然,價格自然也是不菲。

  堂會演到飯店里,昆劇走進園林中,何嘗不是昆劇獨特的美學品格所帶來的極佳商機呢?何嘗不是昆劇融入現代社會,甚至是走進高端精英階層生活的一條途徑呢?如此古老的藝術形式居然還能為現代生活服務,不也是一種生命力的象徵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