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巴以換俘事件的隱喻與玄機

http://www.CRNTT.com   2011-10-27 06:22:24  


  
  類似換俘這種低姿態舉動,可能有助遲滯以色列地緣環境惡化趨勢,提高內坦尼亞胡政府國內支持率;同時也有助於哈馬斯提高其在巴勒斯坦內部的威望和地位。但其影響似乎也僅止於此。《紐約時報》網站文章認為,巴以換俘協議可能“重塑地區政治”,這話顯然有些言過其實。當前,中東政局正在大變革、大重組時期,真正能夠影響中東政局的變量主要有三類:阿拉伯動蕩國家的未來政局走向;地區及西方大國政策走向,以及伊朗核問題等中東熱點問題走向。相對而言,巴以問題作為中東“老大難”問題,其對中東格局影響力日趨下降。尤其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中東地緣重心日益東移,伊拉克局勢、伊朗核問題成為中東新熱點。而這次中東劇變又使北非成為中東政治地震的新震源。由此使巴以問題邊緣化趨勢更趨明顯。即使是巴勒斯坦申請入聯這樣的大事,也不過像風吹水面,不過激起一點浪花而已。相比之下,換俘事件更像“茶杯里的風波”,難有大的外部影響。 
   
  不過,從這次換俘事件中,明眼人還是能看到兩大玄機:一個是埃及在未來中東格局塑造中的權重日趨突出。中東格局目前正處在“破解立新”階段,以伊朗為首的激進力量,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都試圖按自己的意圖重塑地區秩序,使已經充分動員起來的阿拉伯抗議民眾將矛頭對准對方。而埃及作為阿拉伯世界領頭羊,其未來政局走向無疑具有風向標作用,因而成為兩方力量爭奪的重點。伊朗和美國等曾以自己的方式向埃及伸出橄欖枝,試圖將其拉入己方陣營。而這次以色列與哈馬斯之所以最終能達成換俘協議,埃及斡旋起了重要作用。聯想到雙方在過去幾年曾就換俘問題進行過長期協商,但始終毫無進展,而這次達成協議條件跟過去差不多,現在卻突然達成一致,某種程度上也是以色列和哈馬斯都在給埃及“賣人情”,爭取埃及的好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